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即埃莫里疫苗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人员近日发现,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可成功感染接种过相关疫苗的猴子。这一感染现象说明SIV病毒可以成功摆脱躲避猴子体内疫苗激活抗体所建立起的免疫防线。
近年来,科研人员曾推断预防性疫苗的作用仅仅是刺激机体产生适度水平的抗体。当机体遭遇病毒入侵时与之发生中和反应。
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病理与医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辛西娅德迪恩博士表示,“我们原本以为由疫苗激活抗体所建立起的免疫防线可以抵挡一切。但得知SIV病毒可以成功突破猴子体内这道抗体防线时我们深感震惊。我们需要更进一步了解传染所发生的粘膜部位是否存在相关抗体,以及这些抗体是否有正常的保护作用。同时需进一步研究积极的疫苗接种策略会不会反而增加人群易感风险。”
之前的研究表明,实验性疫苗为许多猴子提供了抵挡SIV反复入侵的免疫力。然而最近这一新的研究结果让许多研究人员感到疑惑又警醒。这是因为这一新研究发现显示,SIV病毒可以不通过任何突变的方式就可轻松跨越由疫苗激活抗体所建立起的免疫防线。研究人员在新疫苗研制的道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背景知识:
灵长目动物中的两个物种中存在的病毒株,即白顶白眉猴体内的SIVsmm和黑猩猩体内的SIVcpz,被认为已跨越了种间屏障而进入人体,并最终成为了HIV的两个亚型,即HIV-2和HIV-1。HIV-1转移到人体最可能的路径之一是人类与黑猩猩(在非洲常作为“丛林肉”的来源而被捕猎)血液的接触。
不同于HIV-1和HIV-2对人体的感染,SIV对其天然宿主的感染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致病性。对白顶白眉猴的广泛研究已经证实,即使SIVsmm病毒感染了这种动物且循环病毒量很高,也不会使它们染上任何疾病。然而,如果该病毒感染了亚洲或印度普通猕猴,则将会在感染后期发展成猴艾滋病(SAIDS)。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若野生黑猩猩感染了SIVcpz病毒,则也会像被HIV-1所感染的人一样,患上一种类似于艾滋病的疾病。
【精华】看来对于某些病毒,疫苗的研发有其艰难之处!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