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巴布亚新几内亚部落里同类相食的做法导致了一种致命的大脑疾病叫做库鲁病的大面积传播。但是现在,有些部族成员因携带了一个能预防库鲁病,以及其他朊病毒疾病,如疯牛病的基因,使其免遭遇难。
这一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这些致命的脑部疾病,并帮助他们找到治疗这类疾病的方法。
巴布新几内亚部落的人民,在进行进行葬礼仪式时,有一项是食用人的大脑。在20世纪早期,部族成员开始产生库鲁病,一种由于感染朊病毒使蛋白质折叠异常,从而引起的神经紊乱并形成大脑损伤的疾病。这是病最开始在库鲁人中传播,其死亡率在1950年代达到最高峰:每年的死亡人数高达部落人数的2%。
在1950年代末,部落停止了吃人脑的做法。这也使库鲁病的感染率开始下降。但是因为这种疾病的症状可能需要许多年才能出现,所以这种情况继续出现了几十年。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患过库鲁病但幸存下来的人携带了名为V127的突变基因,而其他人没有这种突变。这导致研究人员认为基因V127是其能抵制库鲁病的原因。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V127突变基因添加到小鼠身上,然后给转基因小鼠注射感染朊病毒。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对库鲁病以及类似古典克雅二氏症产生了抵抗性。而拥有两份V127的转基因小鼠不仅能抵抗这些疾病,还对另一个被称为“人类疯牛病”的朊病毒疾病:新型克雅氏病,也有抵抗作用。
虽然同类相食的做法使库鲁病的感染率有所下降。这项新研究表明,如果此疾病继续蔓延,该区域可能大部分人都将成为库鲁抗性个体。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人脑的行为并没有直接导致抗库鲁性的发展。相反,这种突变可能出现在库鲁病出现之前就有了。只不过,在它对库鲁病有抗性作用表现出来后才被我们熟知。也就是说,它提供遗传优势的突变能够使人们在感染库鲁病之后存活下来。这种遗传性状的选择是进化的基础。
基因突变似乎能阻止朊病毒使蛋白质改变形状。对此突变的机理的不断探究可能在防治朊病毒疾病开拓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