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最新研究结果揭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死亡风险的关系

呆呆鸡  发布于:2015/6/9  阅读量:671  来源:Sciencedaily

日前,一篇由美国查普曼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年龄大于5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与更低的死亡率存在相关性。但同时文章也指出,这一结论仅适用于那些生活满意度较低的群体。为了完成这一试验,研究人员在连续9年的时间内走访调查了约4,500名受试者。

 

查普曼大学心理学副教授Julia Boehm表示:尽管目前得到广泛共识的是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在一段较长而连续的时间段内的相对稳定的指标,但事实上生活满意度会因为生活中突发的各种事件而发生改变,例如离婚或失业等。面对这类突发状况,有些人会欣然接受对新的生活状态进行很好的适应改变,因而其生活满意度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相反的,另一些人则不能很好的迅速适应改变的状态。我们发现,如果个体在生活中反复遭遇负面生活事件,使生活满意度被削减。像这种保持在较低水平的生活满意度是会对寿命的长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对受试者进行的连续九年的追踪采访过程中,每一年受访的老年人都被要求回答这一问题:综合各种因素来看,你认为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是怎样的?从010选择一个数字来表示满意度,10代表极为满意。研究人员既统计了受试者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生活满意度,同时也统计了生活满意度在这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研究人员同时还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吸烟状况、运动状况以及抑郁症状等因素纳入了考量范围。

 

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受试者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其死亡风险会相应的降低18个百分点。相反,生活满意度在较大范围内不断的波动,则与死亡风险增加20个百分点相关。综合来讲,即生活满意度高的个体其死亡风险更低,而对这部分个体来讲,其在一段时间内生活满意度的改变并不会对死亡风险造成太大的影响。

 

Boehm表示:这是第一个在连续九年的时间内重复评价生活满意度,并将结果综合分析用于研究生活满意度与死亡风险的实验研究。而我们对生活满意度的多因素测量方法也使得我们能够评价一段时间内的生活满意度的变化情况是如何影响寿命的。而这也正是这次实验的开创性方法和成果。

 

总而言之,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对生活满意度较低的人群来讲,生活满意度水平的波动情况与死亡风险相关。而事实上,心理状况的极端改变往往与损害精神健康的心理疾病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重视精神情志因素的变化,能够影响诸如寿命长短这些与生命健康相关的指标的状况。


全部评论(1)

  • 1楼
    2015/6/10 14:27:52V大大

    维持心理健康是必须的

    [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