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时代,智慧医疗快速发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医疗护理改革也紧跟时代步伐,余杭区二院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启用移动护理车。推车类似护理站的功能,不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也给病人带去了更好的服务。
什么是移动护理?它的作用又是什么?
移动护理车也就是二级护理站,余杭区二院于2013年开始进行试点。移动护理车是集配药、治疗、护理、电脑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车,车上除了搭载显示屏,还安置了利器盒、手消毒剂、污物桶,存储柜中配有药物,功能就好比一个护理站,只是它可以移动。
余杭区二院外科第二病区护士长潘俊说,之前有一位脑溢血后三度褥疮患者,在家属喂饭时突生窒息。这时移动护理车就在病房门口,家属刚一呼叫,责任护士就快速地作出了反应,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了回来。
据了解,在移动护理车未使用之前,护士为一位病人配置药物,起码要在护理室、治疗室、处置室来回走3次。“我们现在把盐水放在治疗车里面,这样就不用在病房和治疗室之间往返拿盐水了。”潘俊觉得,有了移动护理车后,她们的工作更便捷了。“护士的工作站就在病房门口,照顾病人特别方便,护士们都从奔跑的路上‘回来了’。”
根据测算,余杭区二院外科的一位护士一般需要照看10-12位病人,而治疗室到病床的距离大约为30米。当护士的工作地从传统的护理站移到病房门口后,移动护理站到病床的距离只有大约5米左右。不仅护士可以省去每天近4000米来回奔波的体力消耗,病人也可以得到更及时、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此外,病人和家属也可以随时在移动护理站查看电子病历单和各项检验报告,方便和护士、医生的实时交流。
“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只能看看单子,不能马上查,现在想查什么都可以通过移动护理站查到。”病人家属说道。
为了使移动护理车在应用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安全,医院对移动护理车的抽屉规格、凳子和视屏机身大小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垃圾桶的红外线自动感应功能,防止医疗垃圾的交叉感染。
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大爷这个动作要这样做”;“大妈,动手术的时候不能带发夹哦”……
如今,一有空,护士小金都会给患者介绍一些注意事项或进行宣传教育。有些患者年纪大了,她就自己演示一遍给他们看。而在移动护理车出现之前,小金的时间大多都花在了护理记录上。
移动护理车的出现,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也把护士带到了病人身边。“以前我们一般要花2-3个小时去写护理记录,现在依托移动护理站我们只需要30-40分钟就可以完成了。”小金说,“时间多出来之后,我们和病人的沟通更多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
据统计,余杭区二院自2013年实施移动护理至今,不仅护士对自身的工作满意度从82.7%提高到了92.5%,患者的满意度也从原来的平均90.2%上升到了96.5%,尤其在护理到位及服务态度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护理工作零投诉。
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金国利认为,移动护理工作在二院的应用只是刚刚起步,仍然有很多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接下来他们将在信息支撑的基础上,不断把移动护理工作进行延伸,使移动护理更好地服务临床。“我们要把护士还给患者。”金院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