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小时内快速检测核辐射严重程度。
急救人员可以对最需要的人实施急救。
达纳法博癌症中心的研究者提出了一项新的血液检测方法,此方法能够快速预测核辐射事故中那些受害者将幸存下来,那些将死亡,那些应该立即接收治疗处理,从而大大促进了伤员的拣别分类。
在临床前试验中,此检测方法能够在24小时内判断出:伤员所承受的的辐射是在“可存活量”还是达到了“对骨髓和其他器官产生严重损伤有可能致命”的量。
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文章中,作者提到,不像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新建立的血液生物标记检测法不仅能够简单地确定伤员所暴露的辐射量,而且能够快速确定辐射所导致的功能性影响。
“核辐射泄漏以后,目前还没有方法能够确定哪些人受到辐射了那些人没有,并且如果有人受到辐射了,受到的辐射是致命的还是不是?” Dipanjan Chowdhury博士说(Dipanjan Chowdhury博士是达纳法博肿瘤放疗科的主要研究者,同时是此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目前已经有能够控制骨髓损害的药物,但是要使药物起作用,必须在辐射症状出现以前就要服用才行。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融化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三里岛核泄漏及恐怖分子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些核泄漏事故迫使我们对于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的需求异常强烈。
此次生物标记检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研究了microRNAs或miRNAs。这些小分子RNA早在20年前已被鉴定,有协助调控基因功能的作用。小分子RNA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是有些miRNA存在于血液中,于是研究者们考虑:是否不同的辐射量会引起血液中miRNA的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试验显示,血清中所检测到的170个miRNAs有68个随辐射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个数量比较小比较适合作为显示辐射量的“信号”使用。将实验小鼠分别暴露于致死量和存活量的辐射中3至4周后,没有观察到两组小鼠有外在的差异。但是,在去掉辐射的24h内检测这些小鼠的miRNA信号,研究者能够测出那些小鼠将会存活下来而那些小鼠将会死去。
使用移植了人类骨髓的小鼠进行的实验说明此检测方法可以用于人类的检测。移植有人类骨髓的小鼠体内的人类细胞所受到的辐射伤害与没有移植人类骨髓的小鼠体内的细胞所受到的辐射伤害,用所建立的血液检测方法检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研究者提醒:血液miRAN的变化需要在核辐射消失后24小时内检测才有效,因此他们计划寻找具有更长时效的miRNA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