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拉瓦尔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诺如病毒是全球50%以上胃肠炎的“罪魁祸首”,其可以通过被感染患者几米以外的空气进行传播。该发现的具体内容已发表在最新一期《临床传染病》杂志(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其结果表明,医院在胃肠炎爆发时采取的措施也许不足以有效地遏制这种感染。
(注:诺和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其特征是感染人口密度较高和卫生环境差的地方,如邮轮。传播一般是经由粪便、口水传染。)
由拉瓦尔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Québec心肺学会(IUCPQ)研究中心成员Caroline Duchaine带领的团队,在受胃肠炎暴发影响的8家医院和长期使用的医疗设施中进行了此项研究。研究人员在病房大门及护士站中收集了距离患者1米的空气样本。
在8个研究设施中,6处的空气中都发现了诺如病毒。检测出病毒的位置在胃肠炎住院患者房间中占54%,其通往房间的走廊占38%,而护士站占50%。空气中病毒颗粒的浓度从每立方米13至2350不等。而每立方米20的诺和病毒颗粒含量,通常就足以引起胃肠炎。
据Duchaine教授说,诺罗病毒这种既往未知的传播方式,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胃肠炎暴发难以遏制。“在医院设置中采取的措施,其设计目的仅是限制感染者的直接接触。而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考虑到诺如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可能性,这些规则需要进一步的审查。使用移动式过滤单元或在胃肠炎患者周围佩戴呼吸保护装置都是值得测试的措施。”
防止传播的几条措施:消灭源头,隔绝媒介等等,以空气做传播媒介,很难控制呀。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