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肠道细菌:红肉增加罹患心脏病风险的根源

晨光_Borneosun  发布于:2014/11/7  阅读量:612  来源:Medical Express

新研究报道了肠道细菌如何将红肉内的营养素转换为能增加患心脏病风险的代谢物。刊载在114日的《细胞代谢》期刊的成果能为保卫心脏健康指引新策略。

 

以往由来自Lerner研究中心,Miller家庭心脏和血管研究所(Cleveland诊所)的Stanley Hazen博士领军的研究揭示红肉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硬化的途径。重要的是,肠道细菌转化一个在红肉里富含的营养素-左旋肉碱为三甲胺,然后再转为能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氧化三甲胺(TMAO)。现在,Hazen博士和其团队延伸之前的研究,和鉴定了另一个名为丁基甜菜碱盐的代谢物。肠道细菌在吸收左旋肉碱后生成更多的丁基甜菜碱盐,其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员们发现丁基甜菜碱盐是细菌生成的中间代谢物,其生成率一千倍高于三甲胺在肠胃的生成,这使它成为最多从左旋肉碱生成的代谢物(由老鼠实验里的细菌生成)。此外,丁基甜菜碱盐自身能被转化为三甲胺和氧化三甲胺。有趣的是,从左旋肉碱生成丁基甜菜碱盐的细菌和生成三甲胺的并不相同。

 

左旋肉碱的代谢涉及两种肠胃细菌的途径和涉及不同菌种的发现建议了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点。例如,抑制各种菌酶或用益生菌和其他疗法改变肠胃细菌的成分。

 

“该成果比较清楚的鉴定了涉及的途径和参与者,和协助鉴定治疗靶点以阻止或防止心脏病的进展,”Hazen博士说道。“此成果可用于未来,目前的研究能帮我们开发干预手段,是我们能无需过于顾虑患上心脏病而享用牛扒。”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