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朋友圈“好过吗啡”

tulip1999  发布于:2016/4/29  阅读量:624  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朋友多多的人对疼痛具有更高的耐受力。

 

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的博士研究生Katerina Johnson,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通过神经生物学差异来帮助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拥有更大的社交网络。

 

她说:“我对大脑中一种叫做内啡肽的化学物质特别感兴趣。内啡肽是我们痛苦和快乐环路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身体的天然止痛药,也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以往的研究表明,内啡肽促进形成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社会关系。一个被称为“社会依恋的大脑阿片学说”理论,是指当内啡肽与大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时,社会交往就会诱发积极情绪。这就让我们见到我们的朋友时,会感觉到愉悦。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内啡肽具有强大止痛效果这一事实,内啡肽具有的止痛效果甚至比吗啡更强。”

 

因此,研究人员采用疼痛耐受性作为评估大脑中内啡肽活性的一种方法。如果该理论正确,社交网络较大的人有着更高的疼痛耐受力,这正是他们研究所发现的。朋友之间的友情可能真的有助于远离疼痛!

 

Katerina说:“这些结果也很有趣,因为最新研究表明,内啡肽系统会在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时被打乱了。这可能是抑郁的人经常遭受缺乏乐趣和变得孤僻的部分原因。”

 

另外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结果。即身体健康的人和那些具有承受较大压力的人往往社交网络较小。

 

Katerina解释说:“这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花更多时间锻炼身体的人去看望朋友的时间就少了。然而,还可能有一个更有趣的解释——因为身体和社会活动都会促进内啡肽释放,也许有些人把锻炼作为一种让自身“内啡肽爆发”的替代手段而不是依赖社交活动。与压力有关的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社交网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付压力,或者可能是压力或是导致压力产生的原因意味着人们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更少,其社交网络变小了。”

 

“研究表明,我们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是决定我们能够活多久的一个因素。因此,理解为什么个体拥有社交网络大小的不同及其可能涉及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已经进化到可以在一个丰富的社会环境中茁壮成长,但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社会交往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很可能是导致我们现代社会健康状况下滑的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因素。

全部评论(1)

  • 1楼
    2016/5/3 21:01:25victor

    这种物质和吗啡的作用机理是不是一样呢?

    [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