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检测了神经心理治疗药物中的摇头丸类药物成分对大脑不同区域的影响。
来自利物浦大学心理学、健康和社会研究所的 Carl Roberts 和 Andrew Jones 博士,与来自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的 Cathy Montgomery 博士一起,进行了七项独立研究,利用分子成像技术检测了药物中摇头丸类成分的神经心理学效应。
研究者们将参与者们分为两组,实验组成员服用了摇头丸类药物,对照组则采用除了服药外的其他治疗神经心理功能的措施,研究者们发现,长期食用摇头丸类药物能够造成患者的认知障碍。
影响情绪反应
摇头丸类药物通常伴以其他药物共同使用,因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团队想探究其他成分对摇头丸类成分作用效果的影响。
在整个神经通路中,摇头丸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血清素(5 -羟色胺)途径。血清素途径专门负责神经元通路中的神经递质合成、储存和释放过程。血清素途径参与监管大脑中的几个过程,如:情绪、情感、攻击性、睡眠、食欲、焦虑、内存和感知。
他们发现,大脑中血清素的转运过程中,摇头丸类药物浓度逐渐降低。这就对情绪的调节产生了某些特定的影响。
该研究相关文章的题目是:《应用分子成像分析法分析摇头丸类药物对大脑内血清素转运体的影响》(《Meta-analysis of molecular imaging of serotonin transporters in ecstasy / polydrug users》)该文章已经发表于《神经科学和生物行为回顾》(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杂志上。
精神生物学变化
Roberts 博士表示:“该研究小组对7篇相关论文进行了分析,共计157名摇头丸类药物使用者以及148名对照组参与者。在研究中,与对照组成员相比,实验组成员的14个大脑部分中的11个区域中发生了羟色胺转运体(SERT)降低现象。
“因此,我们认为,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距离5 -羟色胺神经元最远的神经纤维或轴突部位,最容易受到MDMA(摇头丸成分)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这些区域中,MDMA含量变化最为显著。
“该研究结论具有推测性,5 -羟色胺神经元影响人类的情绪,不过可想而知,在这一过程中,导致情绪变化的罪魁祸首是药物中的摇头丸类/ MDMA成分。从当前的研究情况分析,5 -羟色胺系统对巩固认知缺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影响摇头丸类药物对大脑功能长期影响的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