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生物力学研究员们发现昆虫如何形成绷带以修复它们的断‘骨’。一个自制的角质修复装备让受伤的昆虫行动如常,像它们还未遭遇事故之前。
当一只昆虫割伤它的腿部时,它进入修复模式,在腿部受伤部位生出新角质。 这个新角质有效的成为绷带,愈合伤口并在需要时提供结构支撑。
这个研究,刚在国际期刊Interface刊载,是首个评估节肢动物修复的生物力学研究。昆虫是物种繁多的动物。
领导作者,圣三一学院的材料工程教授,David Taylor说:“不像我们,昆虫不能完全修复它们的‘骨’,不过用这角质绷带,它们修复得不错。它们能恢复大部分的结构强度,这让它们能用它们的四肢进行日常活动。”
该研究团队发现成年沙漠蝗虫能修复受损的四肢直至恢复到三分之二的强度,这对它们在野外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的四肢在跳动时高度负荷(一种帮昆虫闪开天敌和觅食的属性)。
研究员Eoin Parle,进行这些史无前例的实验,补充:“之前的工作显示,像人类,昆虫在被割时会流血,而血液将凝结以充塞孔洞。不过没人测试过这些修复补丁的强度。”
那我们是否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应用到骨移植材料的研发等方向呢?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