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研究否定抗抑郁药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sunshine2015  发布于:2016/3/23  阅读量:519  来源:Medicalxpress

根据诺丁汉大学的新研究,常用的抗抑郁药,被熟知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日益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并无关联,例如心脏骤停和中风。

 

抑郁症被认为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是抗抑郁药,尤其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否增加或降低这一风险目前尚存在争议。

 

这些结果至关重要,因为抗抑郁药是最常开具的一种处方药,心血管疾病也是世界范围内死亡与残疾的一个主要的诱因。

 

该研究由该大学初级保健部门主导并发表在了BMJ上。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的抗抑郁药和抑郁症患者身上三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之间的关联。

 

利用UK Qresearch 数据库对2000年到2011年之间诊断为抑郁症的年龄20-64岁的238963名患者的医学诊断记录进行了分析。患者们被监测心脏病、中风或短暂性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一直持续到2012年。

 

研究人员观察了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和相关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及其他类型,研究了它们的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像年龄、性别、是否吸烟、饮酒情况、其他药物应用情况等因素也被考虑在内。

 

初级保健医学数据分析教授Carol Coupland说:“我们的研究并未发现证据证明五年时间内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抑郁症患者心律不齐、心脏病或中风/短暂性缺血等风险的增加有关系。但是在服用三环类及相关抗抑郁药的头四个周里会出现双倍的心律失常风险。”

 

“另外,我们发现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心脏病风险的降低(尤其应用氟西汀之后)之间关系的一些暗示。一年后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导致心脏病的绝对风险是万分之六,应用氟西汀的风险是万分之四,而不用 氟西汀的风险是万分之十。”

 

研究中患者最常开具的处方药西酞普兰与心律失常风险的增加没有关联,甚至再高点的剂量都没有。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医药协会都发布了关于服用高剂量药物的安全问题的警告。

 

但是,研究作者们说他们不能排除服用高剂量西酞普兰造成患者心律失常风险增加的可能性,因为研究中高剂量西酞普兰只占相对较少的研究比例(18%)。他们建议不要开具高剂量,尤其对存在任何风险因素的患者。

 

这是一个观察性的研究,因此在原因与影响之间并没有确定的结论可以下。然而作者们说:“这些发现使人们对于最近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使用安全问题得以安心。”


全部评论(1)

  • 1楼
    2016/3/30 13:02:50巴克队长

    根据诺丁汉大学的新研究显示,常用的抗抑郁药,例如人们所被熟知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与日益增加的心脏骤停和中风心血管疾病风险并无关联。

    [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