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的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ecessive 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RDEB)患者会在55岁之前快速地发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一种皮肤癌)。其中80%的这些患者会在癌症确诊后的5年时间里因转移而死亡。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这两种皮肤疾病存在关联,以及RDEB患者汇总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机制。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的皮肤就像蝴蝶的翅膀那样十分脆弱。即使是很小的伤害或摩擦,比如按摩或擦伤也会对皮肤造成很大的损伤。患者就会发展为无法治愈的慢性伤口。这种遗传疾病是由COL7A1基因突变造成,该基因参与胶原蛋白VII.的合成。该蛋白具有连接表皮和真皮的作用。RDEB患者完全缺失胶原蛋白VII.,因此皮肤变得异常脆弱。
到目前为止,鳞状细胞癌和RDEB之间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该研究小组发现,RDEB患者的癌症进程十分迅速,因为RDEB患者的真皮受到反复的机械损伤。患者的一种名叫促纤维生长因子的蛋白增加,因此患者皮肤的硬度增加。这种皮肤有助于大量的细胞发生迁移。
研究者也发现了潜在的药物治疗靶标。比如,抑制生长因子TGF的分子可以降低患者皮肤的硬度,从而减少RDEB癌细胞的迁移。“我们在这项研究者获得的新认知有助于我们设计出预防和治疗措施,减慢癌症进展,延长RDEB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该研究的第一作者Venugopal Rao Mittapalli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