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脑部被称为岛叶皮质的区域出现卒中的烟民与在脑部其他区域出现卒中的烟民相比,前者更有可能成功戒烟。该研究已引导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该区域可能在治疗成瘾方面有重要作用。
其他脑部区域卒中的抽烟者在戒烟的时候会出现脱瘾不适症状,而岛叶皮质区域卒中的抽烟者戒烟时通常不会出现上述状况。这项新的研究采用了两项研究的形式,参考的这两项研究分别发表在Addiction和Addictive Behaviors杂志上。
北美飞利浦临床研究科学家、第一作者Amir Abdolahi报道:“这些结果提示,岛叶皮质可能在成瘾中发挥核心作用。当脑部的这一区域在卒中时发生损伤,吸烟者戒烟的成功的可能性是原先的两倍,并且他们渴望抽烟及脱瘾不适的症状不太严重。据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称,吸烟是美国导致可预防疾病及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有48万人的死亡可归咎于吸烟。
由于尼古丁有让人成瘾的特质,所以一旦养成吸烟的习惯就很难戒掉了。尽管吸烟率在近些年有所降低,从2005年的21%降到2013年的18%,美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亡有吸烟背景。
目前,用于帮助人们戒烟的处方药是通过破坏脑部对尼古丁响应的奖励通路实现的。不幸的是,这种形式的治疗,再次抽烟的复发率高,估计6个月后成功戒烟率达30%左右,尼古丁贴片和含片有着相似的戒烟率。
早前的研究表明,脑部岛叶区域在吸毒的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尚不清楚的是,是否脑部该区域的改变会对吸毒产生一些影响。
为了得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开始着手探究脑部岛叶皮质区域经受卒中损伤的吸烟者,是否比其他脑部区域受到急性损伤的吸烟者更有可能戒烟。
大约有70%的岛叶皮质区域中风的患者在3个月后戒烟
这两项研究评估了两种不同戒烟可能性的指标因子:因卒中住院期间渴望吸烟的预防有多强,在卒中之后是否继续抽烟。
这项研究中共对156名卒中患者进行了分析,这156名患者均为主动抽烟者。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他们的卒中部位进行了确定,并且将患者分为岛叶卒中组(38人)和其他区域卒中组(118人)。
在住院期间对多种脱瘾表现方面进行评估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岛叶皮质区卒中的患者与其他脑部区域卒中的患者相比,前者脱瘾不适症状更轻。
研究人员还对这些患者卒中之后进行了3个月的随访,对他们自我报告的吸烟状态及任何禁用尼古丁产品的状态进行评估分析。
他们发现,尽管其他脑部区域卒中的患者中有37%的人戒烟,但是岛叶皮质区卒中的患者中有70%的人戒烟。
尽管研究纳入了相对较少的岛叶皮质区卒中的患者,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研究结果支持脑部该区域在维持戒烟及戒尼古丁的过程中发挥潜在作用。
Abdolahi总结道:“为了更好的理解其背后的机制及岛叶皮质区的特异作用,需要更多的研究对其进行探讨,但是目前清楚的是,脑部该区域中正发生着一些影响成瘾的过程。”
之前,Medical News Today报道过一项关于一种新型戒烟治疗的研究。研究中研究人员认为一种消耗尼古丁的细菌酶好像一个小的“吃豆人”,可以阻止药物到达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