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移动站
行业动态
返回
首页
行业动态
产品信息
实验室信息
实验技术
标准法规
安徽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通过鉴定
发布时间 2006/11/11 点击 1487 次
日前,由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GIS中心、中国科技大学信息处理中心、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中心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安徽省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由我国航天、遥感界著名专家庄逢甘、陈述彭院士主持的专家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难度大、内容涉及广,在遥感分类、系统集成和应用模式上取得了突破和创新,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为我国省级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安徽省多次组织开展了对全省或区域性的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洪涝灾害遥感调查和生态环境调查等,获取的资源环境数据,不仅对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积累了大量资源环境本底数据和历史资料。但这些调查和研究多呈离散状态、任务设备分散、数据标准不一,更缺乏时间上的同步性,尤其是这些调查所形成的数据和资料多以纸质形式存储,并分散在各个部门和研究机构中,数据不能共享,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从1998年起,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GIS中心、中国科技大学信息处理中心、中科院地理信息产业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综合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网络技术,研究建立了一个以反映安徽省资源环境时空变化为主体的资源环境背景数据库系统、遥感更新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和综合应用系统为一体的“安徽省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可运行的覆盖全省或重点地区资源环境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和网络服务,同时能够在资源区划与规划、资源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政府提供可靠的决策服务。
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项目“技术报告”、“测试报告”、“用户报告”及“查新报告”,观看了项目成果的系统演示,审查了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并进行认真讨论后,认为该项目能密切结合省情及需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完整的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安徽省省级1:5万、1:10万、1:25万、1:50万系列比例尺资源环境背景数据库,尤其是1:5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应用领域非常广。同时认为,该项目提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集成思想,开发形成了一套在背景数据库基础上的半自动遥感更新1:5万土地利用数据的“遥感更新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软件,并应用这个软件实现了安徽省1990—2000年1:5万土地利用数据动态变化遥感更新。专家组还认为,该项目采用我国自主版权的SuperMap网络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建成安徽省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网站,并由专线与省政府主干网相连接,实现了安徽省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的网络服务和共享。专家组还充分肯定了该项目所形成的应用系统在建立一个“数字安徽”、“生态安徽”的服务平台的作用。
“安徽省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研究”项目是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综合应用研究”的一部分。该项目已在安徽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煤矿生态环境检测、土地资源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县际道路规划、西气东输工程、国民经济动员管理等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国家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研究”的三个试点省份之一,安徽省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可在全国各省市起到示范作用,并为“数字安徽”、“生态安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来宝网【www.labbase.net】]
首页
|
我要求购
|
展会信息
|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