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宝网 2010/4/6点击4057次
& 问:什么是QPCR?
答:QPCR的英文全名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即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也叫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简称QPCR。
& 问:QPCR、DNA检测、PCR之间的关系?
答: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原理凭借敏感、特异、快速的特点荣获93年诺贝尔化学奖。因其在病原体检测方面的独特优势,因而发达国家在相关方法和仪器方面的研发非常快,成为分子生物学诊断的主流,至今仍处于学术和应用前沿:
第一代产品:
基因扩增热循环仪(DNA Thermal Cycler)+电泳仪+紫外分析仪+定性试剂,构成PCR定性检测。
第二代产品:
基因扩增热循环仪+荧光仪+终点定量试剂,构成PCR-DNA终点法定量检测(End-point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on),又分为终点酶免定量( End-point ELISA-PCR)和终点荧光定量(End-point Fluor-PCR)两种。
第三代产品:
实时定量QPCR仪+实时荧光定量试剂,构成QPCR-DAN/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
& 问:相比以前的方法,QPCR有哪些特点?
答:QPCR至少有以下特点:
n 所用仪器少,只用一台仪器。
n 检测时间短,只须45分钟~1小时10分钟(试剂各异),而定性PCR须3~4小时,酶免终点定量须5~6小时,荧光终点定量须2~3小时。
n 操作极其简单:前处理后,样本插入仪器一小时后到电脑上来出报告即可,无须开盖,移样本(以前方法),避免污染。
n 结果精确:定性PCR只能定性,很粗略,终点定量PCR由于只能在40个热循环结束后检测荧光,被测荧光达到饱和导致定量不够精确,属于半定量状态。而实时荧光QPCR是在扩增的每时每刻连续检测各样本的荧光值的变化.
检测动态范围:100~1010 DNA copies/ml
检测精度:0.1RLU
辨别率:5000和10,000个模板拷贝样本的辨别率99.7%。
& 问:QPCR的技术先进性、价格及应用现状?
答:实时荧光QPCR是当今世界用于临床的最先进核酸分子诊断技术,被美国FDA承认并推崇,被美国FDA批准并取得临床应用执照的QPCR试剂品种有:
HBV乙肝病毒DNA,
HCV丙肝病毒RNA,
HIV爱滋病病毒RNA,
Chlamydi trachomatis(CT),性传播疾病,沙眼衣原体,
Neiserria gonorrhea (NG),性传播疾病,淋病双球菌,
Cytomegalovirus(CMV),性传播疾病,巨细胞病毒,
Myb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呼吸道疾病,结核分支杆菌等。
实时荧光PCR仪研发技术难度大,门槛高,发达国家也只有有限几家知名公司生产,且售价昂贵:如
罗氏公司的 LightCycler 480
德国eppendorf 公司 Mastercycler ep realplex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BIO-RAD公司 iQ5实时PCR检测系统
美国ABI 7500 Real-Time PCR System
美国ABI 7000 Sequence Detection System Spare Parts
美国ABI 7900HT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以上产品价格在50万上下不等。
可见,在病人看来,哪家医院应用了QPCR技术便是先进诊断技术的象征,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国产仪器情况:国产仪器生产单位不超过五家,其中包括:
日本独资杭州博日实时荧光QPCR仪(33孔)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实时荧光QPCR仪(48孔)
以上产品均取得国家SFDA认证,报价均在30万以内。
国产试剂情况:
多家公司生产实时荧光QPCR试剂盒,价格与终点法试剂相当,且品种齐全,价格便宜,购买方便:
乙肝HBV-DNA,
丙肝HCV-RNA,
艾滋AIDS HIV-RNA,
性病系列:淋病双球菌NG, 沙眼衣原体CT,
解脲支原体UU, 疱疹病毒HSV,
人体乳头瘤HPV,
优生优育系列: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COX等。
& 问:QPCR的应用领域
答:QPCR主要应用在医疗检验、疾病防控、食品安全、农业、林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分子生物、法医鉴定、科研探究等诸多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相关国家标准强制要用QPCR仪进行检测:
《2004GB/T 194380.1-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 RT-PCR检测方法》
《SN/T 1632.3-2005 奶粉中阪崎肠杆菌检验方法:荧光PCR方法》
《SN/T 1870-2007 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实时PCR法》
《GBT 21105-2007 动物源性饲料中狗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 PCR方方法》
《GBT 21102-2007 动物源性饲料中兔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方法》
《GBT 19915.8-2005 猪链球菌2型毒力因子荧光PCR检测方法》
《GBT 19495.4-2004 转基因产品检测 核酸定性PCR检测方法》
《SNT 1686-2005 新城疫病毒中强毒株检测方法 荧光RT-PCR法》
《SN 0169-1992 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验方法》
& 问: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与QPCR?
答:众所周知,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在PCR仪研发和市场化领域中历史悠久,相继成功进行了定性PCR仪,终点法酶免-PCR定量,终点法荧光-PCR定量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2005年完成研发后正式向市场推出实时荧光QPCR仪两种型号:TL998-Ⅱ 48孔豪华型和TL998-Ⅱ36孔经济型,产品已获得SFDA注册证。
& 与QPCR相关的资质和技术成果
n 相关资质
Ø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号:陕食药监械生产许20083171号
Ø 荧光定量基因扩增PCR检测系统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械(准)字2007第3400027号
Ø 荧光定量基因扩增PCR检测系统欧盟CE认证号:Certificate NO.TC 07/09009、09010
Ø 基因扩增热循环仪注册证号:陕食药监械械(准)字2008第2400028号
Ø 基因扩增热循环仪欧盟CE认证号:Certificate NO.TC 07/09007、09008
Ø 基因扩增荧光检测仪注册证号:陕食药监械械(准)字2005第2400060号
Ø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号:陕药管械经营许:20010073号
Ø 通过了SFDA的质量体系认证
n 发表论文
Ø 彭年才,张镇西:医院临床性病实验室检测仪器现状,皮肤性病诊疗与预防,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96-197;
Ø 彭年才,苗保刚,张镇西: 基于多哨点公共场所病原体采集及传染病监测网络和快速响应平台,第二届中华医学论坛防治SARS学术会议论文集,74-75 2003.9北京 ;
Ø 张波,李锐, 彭年才等:基于小波变换的PCB缺陷视觉检测技术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4,Vol.16 No.8:1864-1866;
Ø 彭年才, 张镇西: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第九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2005.8 青岛
Ø 李炜,彭年才,张镇西:光电倍增管(PMT)研究进展及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应用,世界医疗器械,2005,11(5):76-79
Ø 乳品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研制,彭年才,苏明权,张镇西,中国乳品工业,CN 23-1177/TS 200705:62-64;
Ø 用于焦磷酸测序的不对称PCR制备单链DNA试验研究,彭年才,张丽丽,王春林等,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ISBN978-7-5605-2444-3/R.33 2007;
Ø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研制,彭年才,李春彬,李红东等,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ISBN978-7-5605-2444-3/R.33 2007;
Ø 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的研制,合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ISBN978-7-5605-2444-3/R.33 2007;
Ø 焦磷酸微量测序仪中微量加样系统的研制,合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ISBN978-7-5605-2444-3/R.33 2007;
Ø 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彭年才,李明,食品安全导刊,CN11-5478/R 2008.7;
Ø 婴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及其检测,彭年才,张镇西,苏明权,中国乳业,CN 11-4768/S,2008.8。
Ø Get the Most Out ofPyrosequencing: Modeling and a New Data Processing Procedure, 彭年才等,APOCB 2006。
n 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外观专利一项:
Ø “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的光路检测系统”
专利号:200410073432.1
Ø “一种多样本微生物污染快速筛拣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200510042685.7
公开(公告)号:CN1743834
Ø “禽流感病毒远程在线监测采样及快速排查方法及其系统”
申请(专利)号:200510096425.8
公开(公告)号:CN1790026
Ø “一种手持式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装置”
申请(专利)号:200710017906.X
公开号:CN101038256
Ø “柔性照明低误差芯片阅读仪”
专利号:02261866.X
Ø “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分析仪”
专利号:ZL 2005 3 0090007.9
n 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
1. 2008年承担国家发改委 “实时荧光定量PCR智能化诊断系统及配套试剂高技术产业化”
2. 2007年牵头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重点项目“重大疾病检测与预警监测微系统”
3. 2006年承担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荧光PCR基因扩增系统”
4. 2006年承担西安市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基于ATP荧光和焦磷酸测序的有害病源快速检测仪”
5. 2005年承担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实时荧光定量PCR基因扩增检测系统”。
6. 2004年承担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项目“生物污染微生物群荧光能量转换测量及快速分型方法和相关仪器研究”。
7. 2003年承担西安市科技局攻关项目“公共场所特定病毒(如SARS)快速采样及定量分析评估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