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路透社健康新闻)——根据新的研究,24小时内采取阿片类药物缓解疼痛的患者其食管压力成像(EPT)显示比那些早些停止治疗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现食管功能障碍。
“阿片类止痛药可能会导致食管运动功能障碍和在某些患者身上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美国斯科茨代尔亚利桑那州梅奥诊所的Michael D. Crowell博士在给路透社健康新闻的电子邮件中这样写道。
Crowell博士及其同事回顾了121例阿片类药物使用者,其中66人(55%)目前正在使用阿片类药物,55人(45%)停止使用阿片类药物至少24小时。这些患者在2010年3月到2012年8月期间参与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研究。组间人口统计学特征相似。其中吞咽困难最常见原因(55%)进行高分辨率测压(HRM)。其他原因包括胃食管反流(26%)、胸痛(12%)、食管裂孔疝(2%)、恶心呕吐(2%)。
大多数患者(98%)使用短效阿片类药物,包括羟考酮、氢可酮、吗啡、可待因、氢吗啡酮。
86%患者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77%食管外观正常,其他情况包括Barrett食管、食管沟和食管炎。该研究中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较不用药者有更明显的胃食管交界处(EGJ)流出道梗阻。他们还有着明显更高的平均4S综合松弛压力和静息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虽然用数值来表示没有统计学差异。此外,贲门失弛缓症III型、远端食管痉挛和不连续的蠕动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更为多见。
“我们推测,在食管中,阿片类药物可以作用于一氧化氮释放神经元而非胆碱能神经元,导致无拮抗兴奋性输入从而导致痉挛性食管运动,”研究人员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阿片类药物可能通过干扰抑制食管收缩而影响食管活动。EGJ流出道梗阻处可看到受损的LES松弛,并可减少延迟远端食管痉挛,这些都可归因于抑制信号减少或是无拮抗兴奋性的输入,”他们补充说。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肠痛(OIBD)”是我们考虑继续治疗疼痛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无论是与癌症相关的疼痛或非癌症相关性疼痛。”在这方面进行过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医学中心和医学院Ankush Sharma博士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路透社健康新闻。“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肠痛(OIBD)最终花费数以百万美元再次住院,延长住院时间,与此相关的发病率增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教育患者认识到他们排便会减慢,并给予预防性药物如大便软化剂防止问题的发生,”他说。
“此外,如果,当这一切发生时,新的药物如甲基纳曲酮口服鲁比前列酮已经证明快速有效,它们可以分别在医院(甲基纳曲酮)和门诊(鲁比前列酮)处方,”Sharma博士说。
“研究正在进行,需要继续将口服泻药与甲基纳曲酮甚至鲁比前列酮同时进行比较,看看三种药物在成本、住院天数、发病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存在怎样的差异。目前的研究倾向于将这些不同的药物与安慰剂做比较,我们知道,根据它们的作用机制,当然这些药物会比安慰剂更为有效,”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