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总是逻辑思维,智慧而理性;女人总在感性思维,多愁而善感(Men are governed by lines of intellect - women, by curves of emotion)。这句话是由19世纪的小说家James Joyce从一项有趣的实验中引用而来的。在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们对“男性的认知活动要多于女性”这一由来已久的说法进行了验证。
日前,一项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荟萃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当面对伦理决策时,女性在面对可能带来损害的两难抉择时,其认知活动并不会比男性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女性的直觉活动要强于男性。研究成果发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通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文章的第一作者Rebecca Friesdorf表示:当面对可能对个体造成损害的决策时,女性更倾向于相信直觉而做出负面选择,而男性面对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决定时,其情感反应则要小的多。
人们一直认为,因为女性更感性,因而她们一定没有那么的理性。而事实上,Friesdorf在经过严密的统计分析后,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研究人员对各种各样的决策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谋杀、虐待、撒谎、流产以及动物实验等。面对诸如是否应当为了更多的人存活下来而杀死一个人这样的伦理决策时,研究人员发现女性与男性相比,有更强烈的情感厌恶感;但是,女性与男性对施行造成伤害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进行的理智思考程度是相似的。
下文列举了两个范例来解释用于统计的道德困境决定:
ü 如果真的能够乘坐时光机,那么回到阿道夫 希特勒还是一名年轻的奥地利艺术家的年代,并杀死他以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挽救上千万人的性命,这样做是正确的么?
ü 警察为了找到能够杀害很多人的炸弹,应该对投弹嫌疑人进行拷问么?
近代以来的研究认为:在面对类似于“为了最终的胜利要先接受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样的伦理决策时,一直存在着性别差异。为了使人们摆脱这样的观点,研究人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他们认为,这些实验证据是“模糊不确”的,比如:是否这种性别差异仅由性别一个因素造成的,还是由下述的多种因素导致的;是否下述两种因素可以结合在一起。
ü 对行为结果的认知评估(理性思考)
ü 对有害行为的情感感应(感性思考)
在进行本次实验时,研究人员进行了这样的思考:不应该将两种伦理倾向看做是一根线的两端,或是此强彼弱的关系,应该将两个因素孤立的看待。
针对这样的课题,研究人员在心理学说中找到这样一种说法:义务论是对依赖道德规范的连贯性而做出的决定的原则,而功利主义认为某一行为的道德性依赖于其造成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基于义务论的评判会受到情感过程的影响,而基于功利主义的评判则受到认知过程的引导。
在这次数据统计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名为“加工分离程序”的特殊的统计学评估方法,以此来分离并且评估个体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的倾向程度。
移情vs认知能力
统计研究最终发现,在基于功利主义的推理过程中并不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女性在针可能造成损害的结果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其理性思考的水平是相当的。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女性在面对做出这种伤害性决定时,其出现情感上的厌恶程度要高于男性。
Friesdorf总结道:“这一发现与过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无论这次的研究还是过去的研究都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要更容易对他人产生感情移入;反之,在认知能力上的性别差异则十分微小,甚至并不存在。
本次研究是一项基于对6,100名参与者回答20道不同道德困境假设问题的数据的重新分析得出的结论。
事实上,无论男性或是女性在对基于道德的决定进行理性解释的能力孰高孰低,一项在2012年进行的脑显像研究已经发现,大脑并不能同时进行移情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