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出现的耐药性是导致抗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今日苏黎世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数学模型,详细表述了肿瘤微环境特征导致肿瘤靶向治疗效果降低的过程。
肿瘤细胞通常在给予抗癌治疗之前,已经出现了耐药性突变,这往往是导致抗癌治疗失败的原因。然而今日发表在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杂志上的论文突出强调了肿瘤庇护所在癌细胞快速耐药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项目研究人员通过一个计算机模型来预测抗肿瘤治疗的效果,实验包括对肿瘤内部或迁移过程中不同的肿瘤微环境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非避难区癌细胞的耐药性很可能源于避难区的癌细胞,因为避难区癌细胞的抗肿瘤药物暴露量很低。
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会导致耐药性的发生,越来越来多的证据显示肿瘤细胞的微环境会影响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该研究结果增进了科学家对于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迅速发展处耐药性的原因,并且发现癌细胞迁移以及肿瘤细胞避难所的形成对于治疗结果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一旦癌细胞开始迁移或形成局部避难所均会导致低药物暴露量。
研究人员进一步表示:“为了提高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不仅需要找到针对肿瘤细胞基因异质性更高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还要努力开发出可以清除潜在肿瘤避难所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