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近日报告称,他们已经通过负鼠已经研发出一种有前景的新的而且廉价的用于中和毒蛇咬伤后的解毒药。他们预测,它可以挽救世界数以千计的生命,并且相对于当前的治疗没有副作用。该报告将在第二百四十九届举行的国际会议和美国化学协会博览会(ACS)。
根据国际毒理学会,在世界范围内,每年估计有421000例毒蛇咬伤并且在这些蛇咬伤的事例中有20000例发生死亡。
有趣的是,负鼠可以摆脱蛇毒毒液并且没有不良影响。来自圣何塞州立大学的Claire F. Komives博士解释说,初步的研究显示负鼠的具有抗蛇毒能力是在上世纪40年代发现的。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从负鼠中提取的血清蛋白能够中和蛇毒。其中一位研究人员,B. V. Lipps博士,从负鼠的蛋白质中发现更小的氨基酸链,称为肽,其也能中和蛇毒。
但是Komives说,似乎没有人继续跟进这些研究来开发抗蛇毒血清治疗——至少直到她和她的团队,是首次进行的。有了这些信息的武装,他们就能化学合成肽。当她们在毒素暴露的小鼠身上测试它时,她们发现,这种肽保护了它们免受美国西部菱斑响尾蛇及来自巴基斯坦罗素蛇咬伤后,蛇毒对它们造成的生命威胁。
她说:“确切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是最近公布的计算机模型表明,肽与蛇毒中对人类造成毒性损害的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似乎是蛇毒蛋白与该肽结合后,使其不再有毒。”
Komives的团队表明他们可以编辑大肠杆菌这类细菌来制造这种肽。在细菌中生产该种肽可以让集团以较低的成本大量生产。该肽也应该很容易从大肠杆菌中纯化。
“我们的方法不同与其它,因为大多数的抗蛇毒血清是通过将毒液注射到一匹马中来制造的然后再处理这些血清。然而,血清具有额外的组成部分,所以病人常常有一些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哮喘、心率加快、发烧和身体疼痛。我们所使用的肽没有这些副作用,”Komives说。
根据Komives所说,因为他们的制作过程是非常廉价的,这些抗蛇毒血清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被分配到在全球范围内那些缺医少药的地区,包括印度、南洋、非洲和南美国,那些地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毒蛇咬伤。
Komives说基于这些原始的产物,该抗蛇毒血清可能对其他毒蛇的毒液,以及对蝎子、植物和细菌等的毒素其作用。
新的抗蛇毒血清的另一个潜在优势是:它可能只需要注射一针的剂量。Komives 说:“因为遭遇蛇咬伤后,毒蛇将毒液注入受害者体内的方式不同,这取决于身体的哪一部分被咬以及咬的角度,因此每一种蛇咬伤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病人在注射后仍然表现出毒液所带来的症状,这就需要注射额外的抗蛇毒血清。但是由于新的解毒药似乎,至少在老鼠身上,没有副作用,它可能只需给予一个大剂量的解毒药来攻击所有的毒液,而不需要额外的注射。”
该研究小组很快计划测试这个理论。他们还将制造大量的抗蛇毒血清和来对小鼠进行测试,并且使用各种各样的毒液和毒素。
本文由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