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指南推荐在肝癌高危人群中进行肝癌筛查,以对肝癌进行早期系统治疗。然而最近对于肝癌筛查对减少肝癌死亡率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大部分肝癌患者的诊断都在疾病的晚期并且总体生存率偏低,再者目前对于何种亚型的肝癌筛查最为有效尚未明确。
中国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胃肠病学Wu教授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提示缩短超声筛查间隔可降低肝癌死亡率,文章最近发表在BMJ上。
该队列研究自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在台湾范围内收集了52823名初诊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根据他们进行超声筛查的时间间隔分为0~6月组、7~12月组、13~24月组、25~36月组以及从未筛查组(3年内无进行过肝癌筛查)。所有患者自确诊肝癌开始随访至死亡或者到2012年底。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各危险因素对死亡率相对危险度,通过调整领先效应偏倚计算患者接受治疗率以及5年累积死亡率。
研究结果显示,6月组、12月组、24月组、36月组以及从未筛查组接受治疗率分别为24.3%、26.9%、22.9%、21.3%以及18.3%。与6月组相比,12月组、24月组、36月组以及从未筛查组调整后死亡率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1、1.23、1.31以及1.41(P值均小于0.001)。多变量亚组分析发现,较短的复查时间间隔与较好的临床预后之间存在联系,它们几乎在所有亚组中可以发现,特别是年轻患者、无糖尿病以及乙型肝炎患者。
缩短筛查时间间隔可以减少肝癌患者的总体死亡率,筛查时间间隔越短,死亡率越低。但是超声筛查间隔与患者接受治疗率之间并未存在线性关系。6月组与12月组在接受治疗率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缩短筛查时间间隔可以减少肝癌患者的总体死亡率,且筛查时间间隔越短,死亡率越低,特别对于年轻、无糖尿病以及乙型肝炎患者。然而该研究只在有限范围内对高危患者进行超声筛查,并未进行大样品、多中心、对照研究。但本研究仍然可以对定期肝癌筛查的成本效益以及卫生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意义。
缩短筛查时间间隔可以减少肝癌患者的总体死亡率,筛查时间间隔越短,死亡率越低。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