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在JAMA Neurology杂志上的一项新的成像研究表明,颅内血流量的恢复情况可能是脑震荡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每年发生的380万与体育相关的创伤性脑损伤(TBIs)中大多数是脑震荡,因此开发诊断脑震荡和判断其严重性的方法势在必行。这项成像研究显示,在动物模型中颅血流量(CBF)是脑震荡严重性的标志物。
新墨西哥州洛夫莱斯生物医学与环境研究所博士蒂莫西·B·迈耶,调查了44个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CBF恢复情况,并且将CBF的恢复过程与该过程中的认知和行为症状相比较。这项研究是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之间进行的。
在这44名大学生足球运动员中,有17人患有脑震荡。这17名运动员脑震荡后,在一天、一个星期和一个月分别进行头颅成像。该研究还包括27名健康的足球运动员作为对照组。
研究结果表明,脑震荡一天后的认知(简单反应时间)和精神症状与一周后或一个月后的都不相同。头颅成像数据能够表明部分大脑的CBF恢复情况,脑震荡恢复较慢的运动员大脑背侧中央皮质部分的CBF在一个月内都处于下降状态,并且这些运动员的初始精神症状最严重。
研究人员总结道:“据我们所知,这项研究用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均匀样品,第一次提供了重要的证据证明CBF降低情况与脑震荡后的恢复状况有联系,也证明了量化的CBF可能作为脑震荡的一个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