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长期抑制炎症也许对你的心脏不好

genestory  发布于:2015/2/27  阅读量:704  来源:iflscience

炎症反应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它可能发生于免疫系统遭遇其视为威胁的攻击,或者身体某处出现损伤需要修复时。它通常会带来肿胀,源于细胞内出现大量“救兵”时产生的多余体液;或者引起发烧,以帮助杀死致病菌。急性的炎症反应虽然烦人却对身体有帮助,但慢性的炎症通常会与一系列疾病有关,比如癌症、阿兹海默症、糖尿病以及心脏病。不过,最近刊登在《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上的一篇文章,基于大量荟萃分析后发现,长期服用抗炎药物也许可能对心脏不好,引发众多问题。

 

这个研究结果是由白细胞介素-1遗传学会进行的,是他们通过对超过一百万人进行基因分析,并结合这些人的医疗数据而得出的。这篇文章尤其关注了这些人的IL1RN基因变异情况,正是这个基因编码了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的家族。他们认为IL1RN基因的某些变异体有抑制白细胞介素-1信号通路的可能,并因此产生类似长期服用抗炎药物阿那白滞素的效果。

 

在一篇通讯中,本研究的高级作者——来自剑桥大学的John Danesh曾说道:“包括阿那白滞素在内的一些药物已被批准用于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譬如风湿性关节炎,但我们对于长期抑制白细胞介素-1会给健康带来什么影响却所知甚少。因此,我们采用‘大自然的随机测试’结果来获取答案,而不是利用药物试验结果来研究。通过我们的基因分析,发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那就是——长期抑制白细胞介素-1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在研究中,这个团队发现那些携带有突变体的人,患上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性更低。这个结果很容易解释,因为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炎症性疾病。与此同时,他们患上其他诸如中风或者糖尿病等炎症相关疾病的风险并未受到影响。此外,研究还出现了一个令人迷惑的结果,那就是对于一般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心脏病来说,拥有这种抗炎症遗传变异体的人患病风险反而会升高。

 

事实上,这种炎症反应的降低与多个不利心脏因素的增多都有联系。这类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的胆固醇)似乎更高,也更容易出现主动脉瘤,且心脏病发的几率会提高15%。这个发现与科研者们预期的结果正好相反,并且他们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对此,研究的通讯作者Daniel Freitag补充道:“普遍观点认为炎症反应促进了心脏病的发作,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真相要复杂得多。我们需要注意,类似可抑制白细胞介素-1的阿那白滞素类药物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同时,是否会出现提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是否会出现这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下一步,科研者们会继续研究这些IL1RN变异体能起的所有作用,并搞清楚它们在心脏健康领域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此外,他们还建议,内科医生在长期开阿那白滞素这类处方药时,考虑下它的这个作用和其他对病人的心脏健康可能带来的风险。

 

 

 

 


全部评论(1)

  • 1楼
    2015/3/1 17:11:02Annie

    【精华】是不是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心脏属火,长期用水来浇它,肯定是不行的!

    [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