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一些研究表示可用于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有防治帕金森病的可能。遗憾的是,据近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医学院和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所知,这个结论不可尽信,缺乏可重复性。
现在,美国有近一百万人身受帕金森病的困扰。这种疾病病因未知,科学家们仅仅知道,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于产生多巴胺的神经元受损,最终导致病人出现运动障碍的症状。
这项新的研究是由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神经学教授黄雪梅(Xuemei Huang)完成的,她同时也是该学院的副院长。黄教授从前人的早期研究结果中发现一种关联,认为高血胆固醇水平和帕金森病的低发存在一定联系。她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运动障碍性疾病》(Movement Disorders )这个杂志上。
尽管她的这个发现在一些类似的研究中已经出现过,但这些研究的证据往往前后矛盾。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曾报道过帕金森病的低发与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有关,后者主要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的疗效。但是,这些研究并未考虑在美国大规模使用他汀类药物前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因此到底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是否降低了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是很难证明的。
为此,黄教授尝试验证前人提到的这个相关性。她的团队从一项社区的长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中收集数据,关注了参与者的血胆固醇水平、用药史和帕金森病症状等情况。
通过分析数据,这个团队的科学家们确定了此前的想法,认为高胆固醇水平(包括总胆固醇和LDL)才与帕金森病的低发有关联。他汀类药物,不仅不能防治帕金森病,长期服用甚至还会增加患此病的风险。团队的领导者黄教授承认,这个分析结果所基于的病例数目偏少,但她确认这些初步数据能体现他汀类药物并不能帮助防治帕金森病。
对于前人为什么会得出他汀类药物可以防治帕金森病这个结论,黄教授解释说:“一个可能性,是胆固醇高的人都会使用他汀类药物,而高胆固醇本身是与帕金森的低发有关联的。这也就能解释了,为什么之前的研究会认为,对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帕金森病的低发有关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所谓的好处会被发现并不存在。”
对此,黄教授也指出,关于胆固醇水平和帕金森病之间的关联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根据现在的研究现状,已有证据表明帕金森病的始发地也许在大脑以外的区域,而由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血胆固醇水平下降,可能在这些区域引发了某些未知的后果。
他汀类药物会在体内下调一种酶Q10的水平,黄教授认为这在以后会是个研究帕金森病的重要方向。这种酶能为细胞提供能量,也被认为能为神经细胞提供保护功能。
“他汀类药物已被证实,对于预防初级、二级心血管疾病和中风卓有成效。甚至有人认为他汀类药物也许是个“全能型”药物,但是这应该仅仅只是针对心脏,而不是大脑。”黄教授说过,并继续解释道:“他汀类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十分重要,但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理解它在某些情况下有哪些副作用。”
她建议,在没有更进一步研究理解清楚帕金森病、胆固醇和他汀类药物的关系前,科学家们要慎重提出他汀类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有益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