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的大小确实很重要,甚至对避免灭绝而言,当然一直以来科学家对此都一直表示怀疑。关于两栖动物的一项新的研究认为,在面对逐渐萎缩的栖息地,以及气候变化和疾病的情况下,那些大小比较小的物种看似占用很少的资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避免灭绝的威胁。相反,研究认为那些雌性和雄性大小不同的物种反而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过去的研究曾暗示,在大多数情况下,若一个物种有濒临灭绝的威胁的话,作为一个整体该物种将尽最大努力在规模上迅速萎缩。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该物种的成员会吃更少,在有限的资源内允许更多的物种生存。反过来,这使濒危物种有更多的机会来培养下一代。
自然世界新闻报此前报道称,专家现在怀疑恐龙在几次灭绝事件中通过迅速萎缩自己使其进化成现代鸟类这一壮举来拯救自己。其他的研究表明,即使在今天,气候变化可能会使得蝾螈,甚至山羊变得更小。
最近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详细介绍了两性之间不同大小的物种是如何帮助陷入困境的两栖类在萎缩中生存的。
通过检验几亿年的两栖动物多样化的全球数据,多伦多大学的研究员斯蒂芬·德莱尔和洛克·罗在研究中发现,性二型品种在面对灭绝情况时表现远远强于其他物种。
现在,全世界大约7000种两栖动物中的30至40%的物种目前面临灭绝的危险,这超过地球上任何其他动物。一些物种,就像前面提到的蝾螈,正在变得越来越小以占用更少的资源。
“我想,如果我们的研究结果针对大规模灭绝的话,那意味着我们或许应该开始更密切地观察一些即将灭绝物种的特征。”德莱尔在一份声明中说。
他补充说,他们的工作表明,如果一个物种性别不同大小有差异的话可以增加其适应生存的机会。
“科学家们可能会开始以新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特点,例如性别差异或饮食习惯等是如何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