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得出结论:日晒几小时后,紫外线(UV)辐射会对皮肤造成大范围的损伤,该研究相关文章发表在2月19日的 Science 杂志上。
暴露于太阳或日光浴的紫外线中,可以破坏黑色素细胞的DNA,损伤细胞中的黑色素,最终引起皮肤颜色的改变。这个损伤途径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原因,皮肤癌也在美国最常见的癌症。专家一直认为,黑色素可以通过阻止有害紫外线发挥作用进而保护皮肤。但也有研究表明,黑色素与皮肤细胞损伤有关。
在当前的研究中,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放射治疗和皮肤科临床学的 Douglas E. Brash 教授,和他的合作者们首先将老鼠和人类黑素细胞暴露在了紫外灯辐射的环境中。辐射产生一种能够引起DNA损伤的物质 ---- 环丁烷二聚物(CPD),该化合物附含两个DNA“信使”,并能引起DNA的弯曲,一系列的变化使得DNA的信息不能被正确读取。令研究人员吃惊的是,黑色素细胞不仅会立即产生CPD,紫外曝光结束后的数小时内也会继续产生CPD。另外,不产黑色素的细胞只有在紫外线条件下,才能生成CPD。
这一发现表明,黑色素兼具致癌和保护的作用。“如果你审查成人的皮肤可以发现,黑色素可以防止CPD的产生。它就像一个盾牌,”Brash 说,他是耶鲁大学癌症中心的一员,“但它既做好事也做坏事。”
研究人员接下来检测了实验老鼠在紫外线照射后,能够阻止DNA的正常修复进而造成的损害程度。他们发现,黑色素细胞中一半的CPD是“暗CPD”——黑暗中产生的CPD。
为了探寻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Brash 实验室的副研究员 Sanjay Premi 发现,紫外线激活了两种酶,这两种酶联合“激发”黑色素中的电子。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被称为化学刺激,这种化学刺激在黑暗中被转移到DNA,引起与白天阳光造成的程度相同的DNA损伤。化学刺激曾被认为只有在低等植物和动物中才会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黑色素的致癌效应令人不安,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线希望:缓慢的化学刺激可能成为新的预防工具,如“傍晚”涂抹防晒霜旨在阻止能量转移。
不要认为身体如同开关一样,不晒就没有损害,损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使离开了阳光,没有了刺激,但是身体内被激活的通路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会持续作用着。
晒后黑暗中阳光对皮肤存爱持续损害~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