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新的研究,如果患者对针灸治疗下背痛的有效性预期低,那么可能从治疗中的获益也会减少。
研究发表在临床疼痛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Pain),表明背部疼痛的患者觉得接受针灸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控制,背痛相关的活动受限也得到缓解。
“分析表明,心理因素与背部相关的活动障碍始终相关。”研究作者Felicity Bishop博士说道,“开始就对针灸治疗抱以非常低的期望,认为这可能不会帮助他们改善病情的患者,随治疗的进行更容易报告较低的获益。”
作为一种辅助疗法,针灸是常用治疗方法,且治疗范围广泛,能够解决许多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针灸对28种疾病是有效的,包括下背部疼痛及以下:
·过敏性鼻炎
·抑郁
·头痛
·原发性高血压
·中风
也有证据表明,针灸可以帮助治疗许多其他疾病和症状,虽然WHO相信进一步的证据是必要的。
然而,以前的研究也发现,除了针刺入皮肤特定区域发挥作用,其他因素如何影响针灸的有效性。这些因素包括患者的信念及患者与施针者的关系。
在这项研究中,485例正在接受针灸治疗的下背部疼痛患者被纳入,共就诊于83位针灸师。受试者完成分别在治疗开始前,治疗2周,3个月和6个月完成问卷调查。
问卷涉及基本人口特征、下背部活动障碍以及从四个不同的心理理论的变量的预测结果:下背疼痛的恐惧逃避模型,常识模型,期望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处理不同的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
像作者假设的一样,心理变量与受试者的活动障碍相关的变化相关并占权重的2/3。
Bishop博士解释说,当一些患者能够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对待他们的痛苦,他们体验的背部相关的活动障碍就更少。
“特别是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活动障碍缓解的时候,更加认为背部疼痛是可控的。而当他们更好地了解了背部疼痛,就认为能更好地对待它。患者们的精力不再集中在病痛上,也就觉得背痛不再对生活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了。”
作者指出还难以评估研究中的患者样本的代表性。与一项英国的研究中的针灸受试者相比,受试者的年龄和性别相似,但缺乏以前的针灸经历。
英国关节炎研究部主任,Stephen Simpson博士称这项研究强调了安慰剂效应对疼痛的影响。“过程中,大脑对不同情感的处理关系到他们的治疗结果,这是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他补充道。
这项研究的作者建议,未来的研究应该测试针灸靶向与心理干预疾病和自我认知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如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的因素可以提示我们理解这种情况发生的生物途径。”Simpson博士总结道,“这种理解可能会在未来更好地关注针灸相关疗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