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寄生虫都会寄住在宿主体内,利用宿主作为食物来源,或者在宿主体内自主生存,从而引起人类的各种寄生虫病。有些寄生虫病很好应对,但也有一些,比如疟疾,就很难治愈。大部分的寄生虫病都发现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此成为一些最不发达国家的沉重负担,每年都会危及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在一项新的研究项目中,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个方法,可利用卫星对抗诸如疟原虫、蠕虫、包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疾病。这个项目的领导者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Archie Clements教授,曾作为代表参加了最新一届在加州圣何塞召开的AAAS年度大会,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将稀缺资源用于准确目标以获取最大的效益。
这个项目属于疾病研究外延领域的一个案例,运用了空间计算等新工具,将地球观测数据(卫星数据)和疾病数据结合起来分析,用于各类疾病的预测。
项目的领导者——Clements教授,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众健康研究院的院长。对此项目有如下解释:“一些疾病的病原体对它们的生存环境有高度敏感性,尤其是寄生虫。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就可以识别出疾病泛滥的地区。”
基于此,Clements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将卫星数据和健康数据结合在一起做出一个基于计算机运行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他们的方法就是利用GIS系统,快速定位疾病发作高风险区域,并确认所在地是否有足够资源应对。
他们使用的卫星数据包括了天气、降雨量、植被情况、土地利用性质等气候和陆地情况。他们的开发团队包括昆虫学家、流行病学家、软件开发专家、社会学家和健康政策专家等人,以确保GIS数据足够丰富和可用。
对此,Clements教授解释说:“结果证实,这个地图对于缺乏疾病数据管理能力的国家来说是可用的,它能根据当地需求来使用。”
对这个新系统的测试已经在不丹、瓦努阿图和所罗门群岛等地进行,主要用来追踪疟疾。最近,这个科研团队也在寻求赞助,以便他们可以在更大的国家应用这个系统。
此外,他们还开发了用于预测蠕虫和包虫的GIS系统,其中后者属于一种绦虫,可经由接触过绵羊的狗来传播。这个系统可在中国、菲律宾等亚太地区国家使用。
最后,Clements还总结道,“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执行,将使得我们有机会给现实世界带来意义重大的影响,可以挽救很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