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类和大猩猩不同的是,猕猴在照镜子时不知道镜子中的猴子就是自己。但是根据8月份Current Biology杂志的报道,这并不代表猕猴不会学习使用镜子。除此之外,一旦猕猴学会了照镜子,它们就会利用镜子照出它们自己通常看不到的地方。
猴子的这种行为为我们研究人类和其它动物的自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 Neng Gong先生说,“我们的发现显示猴子的大脑就像是一个硬盘一样,但是需要经过适当的培训才能获得软件来达成自我认知”。
Gong先生解释说,其实在之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就曾经为猴子提供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镜子,有的甚至在猴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予它们镜子,一直持续几年的时间。当猴子学会使用镜子来观察物体后,它们却从来没有显示出有自我认知的征兆。而当研究者在猴子脸上做出标记并且给它们镜子后,它们并没有通过镜子去触摸或检查这个标记,也没有表现出其它自主的行为。
在新的研究中,Gong和他的同事试了试其它的方法。他们让猴子坐在镜子前,同时将一束强光照射在猴子的脸上。在经过2-5周的培训后,那些猴子终于学会了去触摸自己被做了标记的脸部。它们还注意到了屏幕视频反射到镜子中的虚拟的脸部标记。它们学会使用镜子达到自我认知。
大多数经过训练的猴子,约七分之五的猴子在镜子面前表现除了典型的自我认知行为,比如它们会通过镜子触摸脸上或耳朵部位的标记,然后再看看或者闻闻触摸的手指,这就好像它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嗨,我的脸上到底是什么东西”?同时它们还会创新性的通过镜子观察自己身体的其它部位。
科学家表示,这项关于猴子照镜子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大脑功能紊乱导致具有镜子认知障碍的人类提供了帮助,这些人往往都患有智力缺陷、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或老年痴呆症等。
文章中说到,“尽管那些病人在镜子前有自我认知的缺陷,但是这种缺陷有可能通过培训而进行纠正,即使只恢复一点点都值得令人高兴”。
期盼这些能在猴子中培训出来的自我认知方法将改善人类的疾病。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