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罕见疾病,临床以胆管相关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最为常见。来自中国湖南省人民医院胃肠科的wang医生等报道了一例罕见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发表在最近的 Gut 杂志上。
患者,男性,31岁,主诉:上腹部持续疼痛3个月,伴腹泻1个月、体重减轻10kg。经食道、胃、十二指肠镜(EGD)检查发现胃窦部有多处溃疡,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1个月,未见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加重,溃疡面增大。患者否认黑便、吐血、发热、关节疼痛、发作性口腔溃疡以及生殖器溃疡等症状。既往有大于10年哮喘、湿疹病史。体格检查除了消瘦以及上腹部紧张,其余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正常,包括大便常规、血清淀粉酶、肝功能、肿瘤标志物、14C-尿素呼气试验以及寄生虫检测。EGD检查发现胃窦部有一巨大溃疡(图1A),结肠镜发现结肠多发浅表性溃疡(0.2~10px)(图1B),对比增强CT显示胆囊壁增厚,门静脉区域见一无强化的低密度影(图2)。

图1 胃(A)、结肠(B)内窥镜检查

图2 腹部CT检查
诊断依据:
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22690/mm3和59.7%;胃窦部病理组织学检查(图3A)以及结肠部随机活检(图3B)发现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予强的松(30mg,qd)口服,患者上腹部疼痛、腹泻症状明显减轻,嗜酸性粒细胞计算迅速恢复正常。1月后影像学检查发现胃窦部、结肠部溃疡痊愈,胆囊壁恢复正常,门静脉低密度影消失。6个月后治疗结束,患者恢复正常。最终诊断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图3 胃窦部(A)、结肠部(B)活检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既往临床报道以胆管相关性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为主。过敏反应或许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诊断标准包括: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寄生虫感染或肠外疾病。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另外一种疾病的诊断,以异质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器官损害为特征。这个病例中,我们可以将其排除,因为患者有哮喘以及湿疹病史,而且除了消化系统的问题以外,未发现有其他器官受损。
该例患者将是首例被报道出来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同时伴有巨大胃溃疡、结肠溃疡、胆囊炎以及门管区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