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需将记忆后的东西再保存一下,比如在电脑里保存这个文件,就可以让我们之后更好的记忆新的内容。这就是“存故而知新”。来自美国心理科学协会旗下的《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刊登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文章作者指出,存储文件这种行为能够帮助我们释放认知资源,而这些释放的认知资源又有助于记忆新的信息和内容。
文章的作者,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科学家Benjamin Storm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对之间记忆的内容进行存储后,其之后的记忆和学习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这个现象也很好理解,其实保存存储的这个动作就像是“卸货”一样,使我们的认知资源得以重新分配,不再被消耗于保存旧的内容,而得以开始关注和记忆新的信息和内容。
在Storm和Sean Stone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学习的时候,他们就对记忆与科技技术之间的交互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发现,过去曾有研究表明:在电子设备中(如电脑、相机)存储信息会阻碍大脑对这部分信息的记忆。当时这些研究人员就曾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种假说:这种保存行为诱导的遗忘也许对记忆其它信息有正性作用。
Storm对此解释道:一般来讲我们都倾向于认为当记忆丢失时就会出现遗忘,但事实上有些人却认为,遗忘在记忆和认知的适应功能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先招募了20名大学生进行试验。在试验中,受试者会打开并记忆两份存储在电脑中的PDF文件(文件A和文件B),每份文件中都写有10个常见的名词。
试验开始后,每个参与者都有20秒的时间来记忆文件A中的单词,20秒后需要关闭文件,并开始记忆B文件中的单词,同样也是20秒的时间。之后会立即对他们进行测验,检测参与者记忆了多少个文件B中的单词。在完成这个测试后,才开始测试他们记忆了多少个文件A中的单词。
最重要的是,有一半的受试者在他们完成记忆后,会被要求在电脑中先保存文件A,再关掉这个文件。而另一半的受试者仅仅需要关掉文件即可。
实验结果也正如他们预想的那样:执行了保存动作的参与者记住了更多文件B中的单词。在将受试者扩大为48人后,他们仍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不过,第二次扩大范围的研究结果还提示:与保存行为相关的记忆和这些人认为保存文件这一行为的可靠程度相关。当那些执行了保存文件行为的受试者被告知,他们保存的文件A损坏了,并且不能再打开后,这些受试者的记忆并没有因保存文件这一动作而受益。这也就是说,当他们认为保存的行为不可靠时,这些受试者对文件B的记忆不受保存或不保存文件A这一行为的影响。
Storm 对此评论道:“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使保存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这似乎对我们的记忆功能产生了深重的影响。通过将这些电子设备视为我们延伸的记忆存储空间,人们也许能够既不受遗忘信息的影响,反而还能从中受益,得到更多的记忆空间而获得更好的记忆力。”
研究人员坚信,这种存储过去记忆信息的行为对记忆力有正面影响的现象在未来也许还会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
Storm对此进一步阐述道:想出一个新点子往往需要我们摒弃旧的思维方式,跳出旧知识的桎梏,其实也就是忘记旧知识和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想出新点子。那么保存这一行为通过帮助我们减少对旧知识的存储,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想出新点子,从而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