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已查明东南亚区域疟原虫耐药性原因

大药丸  发布于:2014/12/13  阅读量:643  来源:Sciencedaily

根据一项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David Fidock教授领导的研究显示,东南亚地区日益严重的疟原虫耐药性是由恶性疟原虫的一个单基因突变造成的。该研究结果为致力于寻找,消灭耐药源的全球卫生部门提供了新方法。

 

尽管自从1990年引入青蒿素联合疗法(ACTs)后,全球疟疾造成的死亡率下降了30%,但是目前东南亚地区出现的对青蒿素日益严重的抗药性,正威胁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当前对于疟疾的治疗方案,除了ACTs还没有可供选择的其它有效方法,该抗药性有向全球传播的趋势。

 

该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是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完成,研究表明东南亚地区耐药性疟原虫的K13基因往往会发生突变。巴黎和柬埔寨的巴斯德研究所以及图卢兹第三大学桑加莫生物科学公司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表示,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很明显疟原虫K13基因突变直接导致了耐药性。

 

“从研究结果得到的坏消息是,耐药性会随着单基因突变而出现,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得影响,”Fidock博士说:“这与过去由于一线药物的使用而造成的疟原虫耐药性不同,该耐药性需要多处复杂突变,并且仅随着病原体传播而传播。”

 

好消息是K13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相对比较弱。同期发表在《Science》上的相关研究表明,K13基因突变使感染期的疟原虫能够隐藏在红细胞内,该感染阶段对青蒿素的敏感性本来就不高。

 

“这些机制可以使其暂时躲避治疗药物的攻击,但是还不足以让非洲的ACTs方法失效,尤其是还有很多高效的同类药物,”Fidock博士说:“然而这可能是该病原体未来具有强大耐药性的初级进化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对该耐药性保持警惕。”

 

相关报道显示,并不是所有的K13基因突变都会导致耐药性,通过Fidock博士开发的基因检测系统来确定导致耐药性的K13基因热突变区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其原理是基于DNA修复原理。

 

“目前该方向的研究还不充分,存在很多疑惑,因为在非洲已经查出多种K13基因突变,但是并没有在临床上观测到任何耐药征象,”他说:“我们的检测系统可以有效确定产生最大威胁的突变区域。”

 


全部评论(3)

  • 1楼
    2014/12/14 20:18:24jean

    耐药性真可怕,无论是青霉素还是其他各种药物,虽然治疗势在必行,但首先不滥用是基础!

    [0]
  • 2楼
    2014/12/14 15:52:10啥昵称呢

    耐药确实很可怕……研制药的赶紧呗还好赶脚疟疾不再天朝肆虐

    [0]
  • 3楼
    2014/12/14 15:24:25晨光_Borneosun

    看来疟疾再加上单基因突变得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检测和治疗。

    [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