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研究揭示了大脑储存能力及如何分区记忆

秋海  发布于:2014/12/9  阅读量:951  来源:Medical Xpress

科学家们一直在想,记忆的储存是否有一个最高限度?为什么我们对很相近的东西都能够区分记忆?

 

为了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挪威理工大学Kavli神经科学系统研究所、神经计算中心以及其他来自捷克、意大利的科学家们试验小鼠对许多相似地点的记忆力。该项研究结果已经发表于128日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

 

大脑产生并储存记忆在大脑细胞的小网络中,而事件和地点的储存在海马体。

 

科学家们通过以在地上撒巧克力屑馍当诱饵,让七个试验小鼠在11个不同但相似的房间里奔跑两天,同时记录海马体CA3位置细胞的脑活性。研究发现,虽然房间都非常相似,但是小鼠仍能够产生独立的记忆区或者每个环境的地图。科学家们在海马体标记的CA3位点细胞持续地为每个环境形成独立的有代表性的东西。

 

科学家们同时发现,这些独特的代表物或者放电模式存在于小鼠的记忆里,因此,当小鼠第二次来到那个房间时,小鼠第一次来到房间的立体地图就会被激活。

 

“当我们研究是否有些记忆会在某些房间重合时发现,所有的记忆都是独立分开的。由此表明,大脑有着巨大的储存能力。为每个位置创建独特的记忆、地图诠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区别非常相似的记忆以及大脑是如何防止我们将各事件混淆。”

 

Alme说,他们的研究发现同时可有助于解释有个特别的记忆诡计“轨迹法”的作用原理。这种技术包括链接你想记住的东西与你非常熟悉的地方。例如,通过联系你家房子里不同房间的独立记忆,你可以更容易地回想起你需要记住什么。

 

“我们的文章显示了,小鼠(人类亦是如此)对每个地方都有个地图,这就像轨迹法。每个地方(或者你房子里的每个房间)在地图或者记忆里有代表着,同时,因为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地图,所以我们能记住许多相似的地方而没有混淆。”

 

NTNU的教授,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同时是本文的通讯作者Laureate May-Britt Moser,在127日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演说时提到过该研究,他说,该研究发现对理解插入式记忆很重要,或者是由自传式经历形成的记忆。

 

文章的发表是Moser教授对一系列特别的就职文章的贡献,就职文章出版在一个为了纪念2014年被入选学院的杂志上。Moser教授与她的丈夫兼同事,同时是诺贝尔奖得主Laureate Edvard Moser均于4月份被入选为US国家科学院外国学会。

全部评论(1)

  • 1楼
    2014/12/10 10:08:33泡菜豆芽汤

    轨迹法,房间记忆法等等,人们一直致力于提高记忆能力,开发大脑,让自己更加聪明。但是任何记忆法,都需要科学基础的支持。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大脑是如何储存记忆,并且进行区分的。让人惊奇的是,每个记忆,都是单独储存的,就如同在脑内画了一幅地图。好神奇~

    [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