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新的荧光纳米探针可广泛用于肿瘤的无创性鉴别和监测

V大大  发布于:2014/11/24  阅读量:877  来源:ScienceDaily

A*STAR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金属-多聚物杂合型的纳米颗粒,当这种纳米颗粒身处肿瘤细胞周围的酸性环境中时,它通过发光给出信号。能鉴别任何一种肿瘤的非特异性的探针对于监测癌症的位置和转移,治疗的效果,以及辅助早期的诊断来说尤为重要。

 

癌变肿瘤的pH通常比正常细胞低,这导致细胞内部以及细胞外微环境中的酸度增加。正是利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的这种简单差别,不同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能通过光学成像,核磁共振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检测肿瘤低pH的探针。

 

然而,大部分的探针靶向的是细胞内部的pH,这需要探针进入细胞内部以发挥作用。检测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细胞外环境pH之间的差别,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差别更小,因此可以说这项工作更具挑战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探针无需进入细胞内部。

 

“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广泛地照亮肿瘤,”A*STAR材料研究和工程所的Bin Liu说。Liu的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探针,这种新型探针是基于能在金纳米颗粒上进行自组装的多聚物。这种杂合型构造在正常生理pH条件下不发荧光,然而在类似肿瘤细胞周围环境的酸性环境(pH约为6.5)中,探针表面的化学基团被修饰,从而发出荧光。

 

验证了探针的作用机制后,研究人员在培养的细胞以及长有肿瘤的小鼠中对探针进行了测试。将探针注入小鼠体内24小时后,通过对小鼠全身进行成像或检查移除的器官,研究人员在长有肿瘤的组织所在处观察到了明显的清晰的荧光。通过无创的全身成像观察到了肿瘤的荧光,这暗示了纳米探针用于临床研究的可能。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探针被证明是生物相容的,这对于生物医药应用来说至关重要,”Liu说。“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在临床试验开展前,对探针可能的毒性进行测定,并对其生物学分布和药理特征进行评价。”她补充道。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