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7世纪法国著名寓言诗人拉·封丹的笔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寓言诗《乌鸦和狐狸》,把乌鸦描绘成一个令人生厌的窃贼,而且很虚荣,自命不凡。
现实中,这种分布极广的鸦科鸟类——欧亚松鸦,确实是一个狡猾的小偷。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它们会先偷听其他鸟儿藏食物时发出的声音,随后再循声而来,将别人辛辛苦苦囤积的、满当当的“宝库”扫荡一空。
研究者试图确定松鸦能否记住听到过的声音,并在搜寻食物的过程中加以利用。在实验中,他们把两种材料,沙子或碎石子分别放在托盘里,并将其藏在松鸦的视线范围外。之后,研究者又让另一些松鸦把坚果藏在放有沙子或碎石子的盘子里。15分钟后,研究者放出那只饥肠辘辘的松鸦去寻找坚果。结果发现,假如坚果是藏在不容易发出声响的材料——也就是沙子中时,松鸦会在盘子中随机翻找;而如果坚果是藏在容易发出声响的碎石子中,松鸦则会毫不犹豫地直扑目标。
之前的研究表明,松鸦和它的鸦科同胞,比如乌鸦、渡鸦等鸟贼们一样,在看到别人藏食物的地方后,会记住位置以便之后再去寻宝。而本月发表于Animal Cognition上的这项研究则是第一个关于它们也能利用声音记忆来寻宝的证据。在森林中,它们能听到比其他任何地方更多的鸟叫——这意味着成吨的宝箱在召唤着这些狡猾的“听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