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都是“标记”惹的祸

芙蓉殿下  发布于:2014/11/21  阅读量:676  来源:NatureWorldNews

那些帮助研究人员追踪鱼类生存的标记事实上可能使那些鱼类更容易遭到对于听觉敏感的捕食者的影响,就像海狮一样。这看起来可能只是一个小之又小的“晚餐铃声”,然而却可能严重的扭曲生存数据。


最近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杂志上的研究详细报道了这些对标记物不熟悉的海豹是如何很快得逮到有声学标记的鱼群的。


我们在20次试验中将年轻的海豹暴露在藏有20箱鱼的游泳池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我们发现,与那些未被标记的鱼类相比,海豹更容易发现那些被标记的鱼类。这表明这些声音标记使这些敏感的猎物更容易找到潜在的食物——这些被标记的鱼。


“我们的研究结果说明了声学标记设计应该考虑到环境中所有动物的听觉灵敏度,这非常重要。”研究人员写道。


声学标记被广泛应用于跟踪水产种群的捕获和释放研究。不像鲨鱼,海豚,鲸鱼那样,鱼类太小了以至于不能在其身后绑上一个GPS来标记其游泳。同样,即便是大型鱼类生物由于其潜入海底太深,也难以通过卫星来跟踪其GPS标记。


然而相比之下声学追踪器则更容易设计并且要小得多。通过标记这些鱼,声学追踪器通过水域多次发送超声波频率,使得接收者可以测量确定距离及鱼的位置。


然而,当鱼被这种出现的信号所干扰的话,像海豹这种具有敏感听觉的天敌则更加容易捕获它,正如研究人员所说的,这形成了一个“晚餐铃声”效应。


由于这些标签往往用来跟踪鱼群的平均死亡率,这些标记可以会导致数据偏差,这意味着一个具有“晚餐铃声”效应的数据肯定是不均衡的。


“我们发现,声学标记很容易被猎物发现,这无形中就使得具有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捕食并且还导致了一些潜在的偏差数据。”该研究的作者写道。 “当要把一种人工声源引进到环境中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声源对于当地物种的潜在影响,这对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标记既是有害的又是有益的。


全部评论(2)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