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运动性使得细菌可到达特殊的区位或离开恶劣的环境。鸡毒支原体是一种家禽病原体,这种细菌能够在固体表面滑行。来自维也纳兽医大学的科学家已鉴定出控制这种病菌滑行功能的蛋白质。破坏这种滑行功能可使支原体致病性减弱,也能帮助开发针对这种病原体的疫苗。研究结果发表于Veterinary Research。
鸡毒支原体引起鸟类慢性呼吸道疾病。这种疾病尤其对群居的家禽和火鸡致病性最强。当动物同时感染这种病菌和其它疾病时,就会有生命危险。为了控制这种疾病的传播,欧盟的家禽农场必须提供未感染鸡毒支原体的证明,否则将面临关闭。鸡毒支原体类似于人体致病菌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可引起人类支气管炎和肺炎。支原体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生物之一。科学家们甚至谈到了退行性细菌。在进化的过程中,支原体舍弃了大部分的遗传物质,从而有世界上最小的细菌基因组之一。这也是它们在人体和动物体内表现出高效致病性的原因。
至少有三种蛋白质控制这种滑行功能
鸡毒支原体滑行运动性首次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然而,至今为止,它的滑行机制和对应的滑行蛋白质并不清楚。 Ivana Indikova,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来自维也纳兽医大学微生物研究所研究负责人 Michael Szostak 发现滑行机制是由三种蛋白质GapA, CrmA和Mgc2控制。“如果细菌缺失这三种蛋白质中的一种,它们将不能滑行。我们想要知道不滑行的支原体致病性是否较弱。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定点去除运动基因,从而将这些致病菌的毒性减弱,” Szostak 解释道。
滑行运动性在支原体入侵和贯穿体细胞的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有助于它们安全地躲避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致病菌在宿主体内较快传播。
专家们也设想了开发一种新的疫苗。“以无运动性的和无致病性的细菌作为基础组成一种新型疫苗,这样机体免疫系统可在无机体损伤的情况下识别和产生抗体,” Szostak 解释道。
支原体滑行运动性是为了在黏液流中逆向前进?
运动性给予了支原体一定的致病优势。然后,是什么刺激了鸡毒支原体的滑行反应还不是很清楚。Szostak怀疑:“绝大部分支原体不能滑行。滑行性目前只在呼吸道和生殖系统中发现——这些地方有定向的黏液流。我们相信滑行细菌在黏液流中逆向滑行是为了到达机体深处。目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这些看似无关和无意义的事情也许就是以后某种科技发展的必须,自然真奇妙!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