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海洋变化使蟹类陷入“生存模式”

芙蓉殿下  发布于:2014/11/17  阅读量:932  来源:NatureWorldNews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怀疑气温升高和海洋酸化正在使蟹类更加难以繁殖及生存。然而除了会使其外骨骼变弱之外,人们目前还不太清楚究竟这种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现在,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可以归因为这些甲壳类动物自身的生物机制。


最新发表在《实验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详细介绍了脆弱的蟹类(Petrolisthes cinctipes)目前不得不比以前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基本生存功能上,而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执行其他行为。


而当我们说“基本功能”时都是指的非常基本的功能。螃蟹,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旁的岩石海岸线上,一天一天都在为吃饭及呼吸所劳累,通常都是非常累的精疲力尽没有精力去躲避天敌乃至繁殖后代。

  

研究的共同作者乔纳森·斯蒂尔曼告诉Carbonbrief,这可能是一项新事物要诞生的迹象——“未来潮间带(海边)的动物可能会出现生长率,行为活动,繁殖率下降的现象。”


斯蒂尔曼补充说,很难理解海岸线的环境条件,因为该区域的温度的区域可以在一天之内发生约36华氏度(20摄氏度)的变化,而其水的酸度可以随季节及一天中的时间不同而不同。


为了保持一致,斯蒂尔曼和他的同事们专注研究秋冬季节的变化,并对秋季每日的平均酸度峰值和温度条件进行检测。


他们在实验室中模拟了许多环境,例如涨潮和落潮,对所有控制条件下的螃蟹进行了情景测试。


令人震惊的,在两个半星期之后,他们发现,这些螃蟹的代谢率降幅高达25%,这意味着没有像之前一样有效利用其精力。他们还发现,由于酸度和温度上升,蟹类生物热耐受性方法也持续下降,这表明蟹类更多精力都在致力于这种生存机制而不是生长或者其他的事情。


    因此,尽管这些蟹类正在试图适应这些不利的生存条件,然而他们的适应可能每一代的后代都变得越来也少。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一个物种活下来了并不意味着一个物种也就此幸存了。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