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不是每个接触埃博拉病毒的人都会死亡,30%的存活率表明有可能存在对这种疾病的免疫力。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对埃博拉的实验性治疗以及疫苗,但是这些方法还未被用于大批量群体中以检验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即临床二期)
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今天在其官方杂志《免疫学前沿》上发表了一篇声明,呼吁国际社会提供及时充足的资金,以用于开发临床试验的候选疫苗,并希望他们能够为非洲国家提供迅速的免疫措施。
文章的作者,是来自南非开普敦大学传染病与分子医学研究所的克里夫.格莱,同时他还是是IUIS临床免疫协会的成员。他介绍说:“现在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史上一种史无前例的疾病。这种病毒狡猾地控制了人类的免疫系统,从而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如果不对其传播进行控制,将会造成地方性流行。我们正在通过医学传媒来努力阻止这种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利益相关者都应该合作起来,以加速研发相关疫苗和疗法。”
据IUIS的这篇文章称,免疫接种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附加手段。文章作者解释说,尽管市场上还没有获得认证的疫苗,在近几年,尤其是最近的几个月,他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文章提到,在如今进行试验的疫苗中,Cad3 埃博拉疫苗是使用黑猩猩腺病毒研制的。他们发现,这株疫苗单一剂量就可以保护动物,现在正处于一期试验阶段(在此阶段,要对一小群人进行候选疫苗测试来判断该疫苗的安全剂量及其副作用)。另一株有望获得成功的疫苗是rVSV-ΔG-ZEBOV, 人们已经在非人灵长动物身上证明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发现它没有明显的毒性。该疫苗的一期试验开始于十月份。
提到道免疫接种的策略,德国汉堡大学医学中心,新兴传染病与热带医学部,医学系的梅琳.安德教授解释道:“现在爆发的埃博拉传播方式单一、稳定,说明我们可以很容易获得相关疫苗。揭示免疫力在埃博拉幸存者体内如何发挥作用,将有助于我们对免疫策略进行设计与优化。我们需要加速研发进度以推进临床试验,并最终研发出有效的疫苗。然而,尽管我们迫切需要这种疫苗,但我们还要保证其对受试者的安全性,不可有丝毫马虎。”
这篇IUIS的文章中还提到,除了免疫接种(预防感染),现在还有一种试验疗法可以治疗已经感染病毒的患者。比如说ZMapp,它带有能够结合病毒的抗体并且可以被免疫系统清除。这种药已经在人和动物身上进行了试验,结果有所不同。现在还没有获得认证的药物,所以不能进一步进行测试。
其他疗法还包括siRNA(也叫TKM-埃博拉)以及法匹拉韦(T705)。来自德国汉诺威大学,免疫与风湿病学部,内科医学中心主任雷因霍德.斯密特教授解释道:“我们还需对这些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进行测试,但是,我们来不及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研究。”
IUIS的这篇文章呼吁尽快研制出人用埃博拉疫苗。斯密特教授还补充道:“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疫苗进行安全性测试,但是IUIS希望当局通过以下方法推进研发进展,也即1)、在对动物进行安全免疫研究的同时对人进行一期试验——对小批量人群进行试验来评估安全性及最佳剂量;2)、迅速设计并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时不我待,我们除了迫切需要资金之外,还需要一种更灵活快速的方法研制出针对高危人群的疫苗,以应对这次灾难性的埃博拉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