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痛并不一定来自心脏。据估计,每年有20万美国人经受非心源性胸痛,该病除引起疼痛外,还可导致吞咽疼痛、不适和烦乱。由于非心源性胸痛的疼痛症状尽管常开始于食管,但其症状类似于心脏病发作,因而其对病人很危险,严重时病人需被送至急诊室。该病的目前疗法——包括诸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疼痛调节剂——在缓解症状上仅具有40-50%的部分应答率。
由美国天普大学医院胃肠病学家Ron Schey博士所进行的新研究显示,一种新疗法可治疗食管超敏性所致的非心源性胸痛。该疗法包括一种称为“屈大麻酚(dronabinol)”的药物,该药是一种大麻素受体激活剂,一般用于治疗HIV病人与经受化疗的癌症病人的恶心呕吐症状。
该初步研究包括13名患有非心源性胸痛的病人。Schey博士与其研究团队发现,每日服用2次5mg的屈大麻酚且持续四周的病人,其病情缓解效果要好于服用安慰剂或假药丸的病人。获得屈大麻酚的病人经历了疼痛耐受性的提高,及胸痛发生频率和强度的降低。此外,没有显著副作用被报道。
“这项新颖的研究获得了有前景的发现,未来可用于治疗非心源性胸痛病人。”天普大学医学院医学副教授Schey博士说道。他在就职于爱荷华大学医院和诊所时进行了这项研究,然后在天普大学与其天普医院胃肠病科同事Zubair Malik博士一道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这项初步研究尽管令人激励,但其规模很小,且未被设计以测试屈大麻酚与目前疗法治疗非心源性胸痛的差别,所以很难计算该药相对于现有疗法的优势,Schey博士说道。他又说道,屈大麻酚可能是通过激活食管中可降低敏感性的大麻素受体来帮助减轻疼痛的。
该研究的摘要是在10月20日于费城召开的美国大学胃肠病学年度科学会议上被陈述的。该专业组织说道,由于这项天普大学的研究可对胃肠道病人护理产生影响,因而它被挑选作为“最有报道价值的”研究之一而在会议上进行陈述。
Schey博士在2014年进入了天普大学,他的研究方向包括非心源性胸痛,胃肠道运动障碍症和食管异常症。
Schey博士说道,关于屈大麻酚对非心源性胸痛效应的更大规模研究将于不久的将来在天普大学被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