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看到像这样的图表时,他们会认为药物比他们仅看数据时更有效]
图表和公式可以向消费者展示“科学!”,对于一种新药,甚至仅仅看将其数据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的图表就使人们更可能相信其声称。
如果人们本来就坚信科学的话,那么这种效应就会特别明显。
这是出版于《大众认知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期刊在线版上的一项研究的结论。该研究包括3个实验。在第1个实验中,61人均阅读了一段文字:一种不存在的新药可提高免疫功能并将患感冒的可能性降低40%。这些人中的一半还看了一个图表:重复那些数字但并未包含新信息。
在看了文字和图表的人中,97%的人说,他们相信该药起作用,而仅看了文字的人中只有68%的人相信该药有作用。
来自于康奈尔食品和品牌实验室的这些研究人员,想确定这种差异并不仅仅是由于一组人获得了以图表形式展示给他们的重复信息。所以,在第2个实验中,单独一组56人均看了文字和图表,或者文字加重复该信息的一个额外句子。
但再一次,看了图表的人认为该药更有效——特别对于说自己相信科学的人。
最终,研究人员想确定该效应并非仅适用于可视化形式的信息,如图表。
所以,在第3个实验中,另一组57人均接受了关于另一种假想药物的信息,其中一半信息包括该药的化学式。结果发现,看了公式的人相信该药的起效时间要比未看到公式的人长两小时。
甚至“与科学相关的微不足道要素...也能增强说服力,”作者们说道。这在时常对食品和补充剂及药物的健康声称表示怀疑的时代很重要。事实上,几年前一项尼尔森(Nielsen)公司的调查就发现,当多数人说他们不相信食品标签上的声称时,他们更可能相信数字所支撑的声称。
康奈尔行为经济学家暨该研究的作者之一Aner Tal说,与包括图表或公式的产品信息,营销材料或广告的内在不合理性没有关系。仅仅那些要素(图表或公式)就让营销信息更令人信服。所以他警告道,不论所有这些信息的呈现形式如何,重要的是考虑这些信息的来源。它是来自于公司本身或该公司所资助的机构呢?或者,它是来自于一家独立机构呢?
他说,用一种更严格的态度,它并不能损害对像图表或公式这类“科学”信息的获取。但他并不知道提高警惕是否就能让你不受偏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