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了超过15年的时间,Axel Haverich博士教授,心胸、移植和血管手术负责人,和他在德国汉诺威医学院心脏外科医生团队(MHH)一直致力于研究一种新的方法,对于先天性心脏缺陷患者,利用生物置换方法来克服传统方法的限制和经常发生的再手术事件。
Hannover已经开发了一中新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人类供体瓣膜经过一个特殊的组织处理过程修饰,只保留结缔组织。植入后,脱细胞的心脏瓣膜然后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其可以防止免疫排斥反应,使融入病人的身体。到目前为止,共有100名患者使用了这种方法进行了肺阀更换。Haverich教授说:“这种新的方法使我们获得了传统方法不能得到的结果。”
汉诺威医学院的首席合作伙伴,一项临床研究包括了个欧洲顶级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中心现在已经开始进行调查这种创新性的瓣膜的长期结果。ESPOIR研究(欧洲临床研究,再生心脏瓣膜的应用——www.espoir-clinicaltrial.eu)受欧盟资助520万进行为期4年研究。
这个月,ESPOIR研究的前两个病人在MHH成功进行了手术。一名56岁的患者接受了去细胞化供体瓣膜手术来替换有缺陷的肺动脉瓣,他在51年前进行了第一次心脏手术。一名7岁大的男孩进行了同样的手术,因为先天性心脏缺陷与黄萎病矫正手术后肺动脉瓣漏洞引起的右心室肥大。两名患者恢复的都很好并且可能会因为心脏功能良好而提前出院。今后他们不必在接受任何进一步的心脏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