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纳米载体的研究有助于药物的皮肤渗透作用

Zuckerberg  发布于:2014/10/10  阅读量:1304  来源:Nanowerk

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已解决了提高纳米颗粒渗透入皮肤组织的关键问题。这项里程碑的研究可能对药物的呈递产生重大影响。


纳米颗粒的尺寸大概只有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并且它还是一种药物呈递的载体。而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纳米颗粒可以有效提高其在病灶药物富集浓度,并提高药物的靶向治疗效果。


尽管先前的研究表明,我们为研究纳米粒子与皮肤相互作用所模拟的实验条件,不足以对药物渗透原理有更为充分的认识。


但是,现在由南安普顿大学的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团队,已经通过对金纳米颗粒表面电荷的变化,颗粒的形状及功能(通过控制周围的小分子)的研究,来阐述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药物在皮肤的渗透作用的。


“通过把纳米颗粒置于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监测它在皮肤组织中的行为,我们发现带有正电荷的,棒状和球型的纳米颗粒,要比其他形状的药物的渗透深度高2~6倍左右,且更有效的穿透皮肤组织,”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安东尼奥Kanaras博士说。“当纳米粒子表面覆盖有细胞穿膜肽,这种渗透作用可增强十倍,会有更多的纳米颗粒进入到皮肤组织的深处(如真皮层)。”


当然,掌握这些渗透原理及其关键问题,有助于防范有毒的纳米颗粒对皮肤组织渗透作用,犹如化妆品渗透入皮肤一样。


而这项工作已经发表在《Small》杂志上("Interactions of Skin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of Different Surface Charge, Shape, and Functionality") 

,并且此文章是由精通医学知识的尼尔·史密斯博士和迈克尔?Ardern-Jones

博士以及物理学家奥托Muskens教授共同完成。Rute费尔南德斯博士生进行的实

验操作。


“现在,我们的兴趣都集中在利用特征来设计一种纳米药物可用于雌激素治疗,

“Kanaras博士说。“我们也欢迎能与外部其他的工业或是政府部门有进一步

合作的机会来实现这一目标。”


来自:南安普顿大学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