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背后的新基因

晨光_Borneosun  发布于:2014/9/30  阅读量:748  来源:AsianScientist

亚洲科学家 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由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院的H.Y.Edwin Chan教授的带领下,鉴定了一个导致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的新基因变异。这项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SCA是一种造成渐进式神经系统(小脑)退化的遗传疾病,现阶段是无法治疗的。患者逐渐的失去身体精细的运动功能,在保持平衡和协调日常动作上有困难。

 

2011年,陈教授和他的团队--由生化学家,生物信息学家,细胞学家,化学病理学家,医学遗传学家,神经学家和放射科医生组成,展开了一项夸学科研究,旨在揭开一种在香港本土发现的家族型SCA的面纱。

 

借助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该团队首先追踪了候选致病基因组的多态性。在实验和生物信息方面下了一番的努力下,研究人员们最终把SCA的变异锁定在含有88C基因的盘绕区域(CCDC88C)。这个新发现的SCA形态被人类基因组组织基因命名委员会认定为’SCA40’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SCA40突变造成细胞内JNK信息通路的上调,接着触发细胞死亡。这意味着锁定JNK信息通路是治疗SCA的可能途径。

 

“新发现为临床遗传学家打开了向病人提供基因测试和咨询的机会。在未来,我们的团队将着重在靶向SCA40的疗法,”陈教授说道。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