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于瑞典隆德大学的 Damian Moran和他的同事们于9月24日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墨西哥无眼穴鱼无论是在昼夜交替或持续黑暗条件下都没有代谢生理周期。
墨西哥脂鲤鱼有两种,一种是有眼鱼它生活在浅水区,还有一种无眼鱼它生活在深水区的洞穴里。科学家们以这两种鱼为对象研究生活在接近黑暗或完全黑暗的水域其生物适应性进化过程。这两种鱼每天经历不同的光照时间、食物及捕食过程,通过这些方式来影响动物适应性。作者建立了昼夜交替及持续性黑暗的环境模型,以实验室为基础测试浅水鱼与深水鱼在同一游动速率下的代谢率(耗氧量),进而探索两种鱼的进化差异性。
研究者发现根据照明条件的不同,深水鱼耗氧量比浅水鱼耗氧量低大约30%。浅水鱼在昼夜交替时有耗氧的生理周期,而且这种代谢周期在持续黑暗的情况下也是存在的。而深水鱼无论是在昼夜交替或持续性黑暗的条件下都没有这种代谢周期。作者提出深水鱼没有代谢周期能帮助其自身节省能量。作者还提出消除动物的生理代谢周期能够使动物在持久性黑暗及食物缺乏的环境中(如洞穴或深水区)生存下来。
Damian Moran 说,“虽然生活在地球表面的动物需要自主代谢来调整和维持它们的日常生命活动,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没有24小时昼夜交替环境下的动物能通过自身代谢来节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