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开源期刊BMC Evolutionary Biology(英国医学委员会旗下刊物)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在蝴蝶食用了从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地区周围收集的食物后,表现出很高的患病和死亡率。
研究者们通过给草淡蓝色蝴蝶(Zizeeria maha)采集自6个与事故发生地不同距离地点的树叶,测定树叶对蝴蝶及其后代的影响。食用受辐射树叶的蝴蝶后代,会放大辐射对自身的影响。但是喂食未受辐射树叶的蝴蝶后代却没有任何问题,作者说这表明食物可以拯救下一代。
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向周围释放了强大的核辐射。人类及时从事故发生地撤离了,并且没有明显的健康问题发生。来自日本冲绳琉球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了核辐射对当地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在之前的研究中,此团队指出,食用高辐射含量的树叶会对蝴蝶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他们的最新研究了辐射含量远远低于之前研究的树叶对蝴蝶的影响。这批树叶采集于2012年,距核辐射已有一年,并且来源于距事故发生地59km到1760km的6处不同地点。
研究表明,不同的辐射含量,对蝴蝶的寿命造成的影响明显有差异。这取决于食物中铯辐射的含量,从0.2到161bq/kg。为了做对照,在泄露数月后距离事发地20公里处采集的树叶中含有上千bq/kg的铯辐射。食用高铯辐射含量树叶的蝴蝶明显个小,并且有些有形态异常症状,如异常形状的翅膀。
琉球大学的Joji Otaki教授说:”尽管相关辐射含量很低,野生动植物也许已经受到了损伤。我们的研究表明,同一物种中不同个体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尽相同。
在实验的第二部分,研究者们观察了蝴蝶后代的状况。一部分食用未受辐射食品,另一部份和父母一样食用不同采集地的受辐射食品。研究发现,食用未受辐射树叶的后代,不论父母是否食用受辐射食品,都具有相同的寿命。只有那些父母食用高铯辐射食物的后代受到了影响,其前翼普遍较小。但是,与父母一样食用受辐射食物的后代们,辐射影响被放大。
作者说,食用受辐射食物会造成显著影响,并且此影响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如果后代不食用受辐射食品,负面影响会有所降低。Otaki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表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后,会对生物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影响甚至可以传递给后代。从另一方面来说,食用未受污染的食品可以改善负面影响,甚是对后代也有好处。”
相关信息:
Otaki教授最后作的总结,总觉得有些片面,就像3楼问的“为什么只对蝴蝶进行研究呢?”。昆虫如此,爬行、两栖、哺乳动物都是如此?有无相关的证据证明?如果有,为什么这个啥教授不举出实例?用蝴蝶类推整个生物,总感觉,这个啥Otaki不太严谨。喵~
文章需润色,部分词语采用可以再斟酌,几处语句不够通顺。文章大意理解到位,延伸不足。请再接再厉。
容我开一下脑洞啊,辐射可以引起基因变异,要说成生物对环境适应的进化也无不可,所以福岛以后会不会出现一些进化度更快的生物呢?说不定可以应用在人类医学上。哎呀,为啥想到了哥斯拉。脑洞好尼玛大呀···
为啥只对蝴蝶有研究呢?
第四段,“并且来源地是距离事故发生地59公里到1760公里中6处不同的地方”,我严重怀疑日本是不是有1760公里以上的长度,然后我就问了下百度。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