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淋巴液首次被用来诊断牛副结核病

candy  发布于:2014/9/22  阅读量:867  来源:sciencedaily

副结核也称牛慢性痢疾,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AP)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副结核病主要引起反刍动物的顽固性腹泻及消瘦。这种疾病导致动物泌乳量下降,繁殖障碍,且更容易得乳房炎,造成养殖场巨大的经济损失。

 

迄今为止还没有治疗副结核病的有效手段,动物一旦受到感染必须上报并处死。受感染动物的肉不能食用且必须进行适当处理。通常动物受感染后潜伏两至三年才会发病,有的甚至潜伏十年。在此期间,受感染动物不断排毒,威胁其他动物健康。

 

淋巴液可用来早期诊断副结核病

 

副结核分枝杆菌经肠道进入动物体内后到达巨噬细胞。这些免疫细胞随着淋巴液进入淋巴结、血液及其他器官。目前实验室通过检测排泄物、牛奶及血液来确诊此病。Vetmeduni Vienna反刍兽门诊的Lorenz Khol,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文章建立了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方法。他从乳房淋巴管收集了几毫升淋巴液作为样本,通过PCR方法检测到副结核分枝杆菌。

 

从牛身上采集淋巴液并不容易,但经过练习后这一操作也不难。纵向淋巴管位于牛乳房静脉附近,且只有在泌乳期才能被采集到。淋巴液内巨噬细胞最先被感染,因此我们相信,检测巨噬细胞处病原比目前普遍采用的检测其他部位病原要更快更早。

 

淋巴液检出率比排泄物、血液或牛奶检出率高

 

科学家们检测了来自于不同养殖场的86头有腹泻及体重减轻症状的牛,结果使用淋巴液检测阳性率比使用粪便、血液,或牛奶检测阳性率高。这说明使用新方法检出率更高。一年后,淋巴液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动物70%被淘汰了。这些阳性动物要么继发感染了其他疾病,要么生产性能降低,因此不得不淘汰。而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动物,一年后仅淘汰了27%

 

“检测结果说明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为了增加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完善这种检测技术。由于副结核病无法被治愈,因此早期检测显得非常重要”,Khol说。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