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人工甜味剂真的能帮助减肥和预防糖尿病吗?

V大大  发布于:2014/9/18  阅读量:784  来源:science news

食用人工甜味剂会损害健康,这对减肥的人来说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消息,因为很多打着减肥和预防糖尿病旗号的食品用人工甜味剂(如糖精)来代替食糖。研究人员从小鼠和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这样的结果:糖精会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从而引起代谢异常,进而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

 

917发布于Nature上的研究声称服用其他零卡路里的人工甜味剂也会引起类似的问题。在此项研究中,4/7的志愿者服用富含糖精的食物后,出现葡萄糖代谢异常的症状,而这是2型糖尿病的征兆。

 

在此之前,人们认为人工甜味剂被人体吸收后不会被肠道消化,所以对肠道细胞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在一些所谓的减肥食品比如减肥苏打水、无糖甜品及许多其他食品中,经常能发现人工甜味剂的身影。

 

然而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人工甜味剂不仅不能帮助人们减肥,反而能给人们带来健康问题。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连续11周给小鼠服用添加了糖精、三氯蔗糖或阿斯巴甜的水,他们发现小鼠喝了含人工甜味剂的水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异常升高。正常情况下,食物消化后产生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作为能量来源或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一旦葡萄糖代谢遭到破坏,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就会升高,预示糖尿病可能发生。

 

为了确定是糖精引起了血糖升高,研究人员给高脂或正常饮食的小鼠喂食糖精,他们发现仅仅5周后,这些小鼠就出现了葡萄糖代谢受损的症状。由此他们得出结论,不管小鼠是偏瘦还是超重,给它们喂食糖精都会导致代谢受损。

 

而后,研究人员给喂食了糖精的小鼠注射抗生素以消除肠道细菌,他们意外地发现小鼠的葡萄糖代谢能力恢复正常了。这个发现预示肠道菌群可能在葡萄糖代谢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为了验证这个推断,研究人员将来自食用人工甜味剂小鼠的菌群转移到“无菌”小鼠体内,导致无菌小鼠产生了葡萄糖不耐症。基因检测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食用人工甜味剂的小鼠和正常饮食的小鼠的肠道菌群存在很大差异。

 

研究人员由此证实服用糖精等人工甜味剂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变化,进而破坏葡萄糖代谢能力,最终会引发肥胖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但是肠道菌群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及葡萄糖代谢受损的机制尚不得而知。但是明确的一点是食用人工甜味剂会给小鼠的代谢带来影响。

 

在人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同236位没有食用人工甜味剂的人相比,40位服用了人工甜味剂的人更有可能出现代谢问题,比如葡萄糖不耐症。

 

尽管该发现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进一步证实,这个研究成果还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启发,比如对于当前人工甜味剂在食品中的滥用有必要进行重新评估和监管,此外,我们要尊重自身的肠道微生物群,从而更好地预防疾病。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