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人在商店可以轻易买到青霉素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但无知的人们很容易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在194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201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每年超过200万人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其中23000人死于这种感染。今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一份全球性抗耐药性报告,来自144个国家的数据显示,在世界许多地方,七种引发常见感染(肺炎,腹泻,尿路感染,淋病和败血症)的细菌的耐药性引进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无法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例如,肺炎克雷伯菌已经对碳青霉烯产生耐药性,在全球各地的医院引起新生婴儿感染和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福田敬二博士在报告中指出:“有效的抗生素延长我们的寿命,生活更加健康,同时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除非我们现在能改善卫生环境避免感染并且改变我们过去生产,使用抗生素的方式,否则抗生素带来的全球公共卫生红利将会逐渐丧失,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避免落入所谓的‘后抗生素’时代”。
自1928年发现第一种抗生素以来,随后的抗生素的发现呈现“井喷”状况。特别是在1940~1980年间,一些著名的抗生素被依次发现,包括: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948),碳青霉烯(1976),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的氟喹诺酮类药物(1980)。然而,在过去的70年里,细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抗生素使用越多,细菌的耐药性越强。CDC办公室主任史蒂夫.所罗门博士表示:过度使用和不正确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驱动力。例如,人们常常因为病毒感冒,流感和腹泻而使用抗生素,然而抗生素是用来处理细菌感染的疾病而非病毒感染的疾病。长期以来的抗生素滥用导致外科手术时处理简单伤口的风险都变得很大,而本应该使用抗生素处理的疾病,诸如扁桃体炎、淋病和细菌性肺炎,已经快走到无药可用的地步。
不幸的是,随着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强,最近30年新研发的抗生素数目却大幅下降。美国传染病协会(IDSA)2004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相对于1983~1987年,1998~2002年FDA批准的抗生素新药数量下降了56%。此外,1989,2002FDA没有批准抗生素新药。开发新抗生素,过程复杂并且昂贵,现在许多大型制药公司已经把开发重点放在治疗高血压和抗癌药物中,抗生素服用疗程短导致医药企业获得的利润有限,这些医药企业更希望开发那些病人需要天天服用的药物。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今年早些时候,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呼吁全球采取行动来解决抗生素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