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追踪报道:蚊子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传播

秋海  发布于:2014/9/11  阅读量:587  来源:Medical press

在泰国西北部村庄里,大多数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的都不是当地居民,而是游客,这一发现为研究登革热病毒的传播提供了线索。

 

最新研究表明,年纪大的人比年纪小的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该项研究将蚊子从郊区采集的血液里的人类DNA,与676个该郊区当地居民的DNA进行比对,当地居民的DNA是通过擦洗居民的脸颊进行采集。收集到3677个以血液为养料的伊蚊,以及1186份完整的DNA样本,但是只有420份与当地居民的DNA相匹配,蚊子主要是吸食过路人的血液。这项研究的结果已发表于87日的《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杂志上。

 

很少有研究运用法医DNA分析媒介传播疾病生态系统。“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使用这种方法研究蚊子吸食的宿主,”昆虫学教授及该文章的主要作者Laura Harrington说,“我们的目标是阐明来自A. aegypti 蚊子的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及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在努力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杀死蚊子控制疾病。这些研究表明,载体喂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需要了解人们的行为、病毒的传播类型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方法。在热带地区,据统计,每年登革热病毒感染者并致死的有3.9亿人。因为没有抗病毒的疫苗,也没有治疗的方法,只能靠控制蚊子来防止感染。Harrington说:“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蚊子会叮咬哪些人,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打破该循环。”在另外的研究发现,大约10-13%的蚊子在24小时内会吸食不止一个人的血液,而且大多数蚊子会另外吸食住在同一个房子的蚊子或者邻居。此外,每天43%-47%的蚊子被喂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蚊子吸食频繁,每一次叮咬都可能传播病毒,这样就导致我们严重低估了登革热病毒的传播率。”

 

对于一个村庄来说,当地的交易市场是在雨天登革热病毒高频传播季节里蚊子吸食的热点地方,在那个时候邀请的人冒更大的风险。实验还表明,人们体重越大会被叮咬越多。

 

研究显示了一个流行病学悖论:尽管在研究区域的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种群少,并且这些蚊子比较少活动,但当地居民对四种登革热病毒的免疫力研究证明,人们受登革热病毒的感染率很高。即使具有自身免疫力,成年人与为具备免疫力儿童相比被叮咬的几率也很高。

 

Harrington说:“下一步将着手研究为什么儿童被咬的几率低而病毒的感染率高;游客被叮咬后登革热病毒是如何传播的;以及探究热闹的地方如交易市场是否在传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