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虐疾的罩门 - 疟原虫色素

晨光_Borneosun  发布于:2014/9/10  阅读量:1531  来源:AsianScientist

亚洲科学家(201494日)- 一个来自新加坡-麻省理工科技联盟 (SMART) 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全新的方法来诊断疟疾。研究结果已刊载在自然医药杂志。

 

常规的疟疾诊断方法在过去几十年来只改进了一点,靠的是在显微镜下手动检验病患的血液样本。一种特别的染色被用来鉴定和计算致病的疟原虫。虽然这方法在检验疟疾的严重性极为有用,但它所伴随的人为错误使这它不完美。

 

研究员们应用了磁波共振松弛仪(Magnetic Resonance Reflexometry, MRR) , 磁波共振影像 (MRI) 的近亲技术来检测一种存在于病人的血液里的疟原虫废弃物 疟原虫色素结晶体。

 

寄生虫感染红血球细胞时,它们吸收了来自细胞内血红蛋白的营养。当血红蛋白裂解时,会释放出有毒的铁质。因此,寄生虫便把铁质转变为疟原虫色素。疟原虫色素结晶体在感染期的四个阶段皆存在, 包括最初阶段,且所有的疟原种都释放疟原虫色素。疟原虫色素也反映了疟疾的严重性,以及病人是否对治疗有反应。‘

 

在这一项研究中,研究员利用了疟原虫色素的顺磁特性,应用磁波共振作为检测工具。他们采用了较廉价的特斯拉磁铁,当然磁性没一般的磁波共振影像强大。

 

这个方法可以检测到在实验室里用红血球细胞培养的Plasmodium falciparum最危险的疟原虫种。科学家们也检测到在鼠源细胞里培养的Plasmodium berghei

 

“这个新技术较常规的血涂片检验法更具灵敏性,较少疏失,需要较少的血液样本,”汉姆-东喜教授说。他是哈佛大学电力工程的教授,不属于研究队伍。“我觉得它深具潜力,我看好它的发展和可信赖的应用前景。”

 

科学家们设计的设备原型能放在一张桌子或实验桌上,他们也正在着手设计手持可移动的版本。取完血液样本和用离心机沉淀红血球后,用设备检测样本所需的时间少过一分钟。且只需10毫升的血液,也就是一个指头穿刺的量。

 

“这个系统是低成本的,相较于以数百万元计的磁波共振影像医院设备,”方永强教授说。他是领头作者兼SMART的研究科学家。“这项技术没应用到昂贵的化学标记技术,我们可以做到每个检测的成本低于十分(新币)。”

 

研究项目的作者们正在设立新公司以推展此项技术,测试在东南亚进行。


全部评论(0)

你的评论

请 登录后添加评论

首页|我要求购|展会信息|关于本站